已有1條回答
想讓孩子聽話,就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并鼓勵孩子多說。只有親子之間做到良性溝通,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聽話,而且愿意表達的問題。一味強求孩子聽話,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不好管教的原因
1、孩子關注于其它事情,真的沒有聽到
其實,如果媽媽們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其實孩子們是非常容易將精力和專注力都集中在一個事物上,也許是一個游戲,一個玩具,又或者是一部動畫片;
所以孩子不聽話,可能真的只是因為將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東西上面,真的沒有聽到媽媽說的話!
2、家長總是言而無信
其實這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心理趨向,家長有時為了達到哄孩子的目的,會毫無考慮的答應孩子一堆要求,孩子們也當然非常開始,但是后來家長往往都會失信于孩子。這可能是家長為了激勵孩子或者不讓孩子哭鬧而給出的負擔性承諾;
比如一個玩具、一些零食,或者是某種精神方面的獎勵,但是父母的言而無信會給孩子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對家長的信賴也會隨之丟失,孩子自然也不就想聽父母的話了。
3、孩子對家長的話理解有偏差
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很多話語孩子是無法理解的,所以家長期望孩子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孩子對家長的話可能會理解偏差,也就會出現所謂不聽話的狀況。
另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新鮮的事物和知識,對事情和是非的判斷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標準和法則,所以父母的表達和溝通對孩子來說可能是跨世紀的對話,彼此都無法理解。
跟孩子溝通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1、用事物本身的邏輯說服孩子
在跟孩子的溝通過程中,家長可以多用事物本身存在的邏輯與孩子溝通,而不是用可能會出現的結果來達到恫嚇孩子的目的。
比如:現在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家長可以跟孩子講出去玩耍衣服要多穿點,不然就會受涼不能玩耍了,相信這樣的表達比直接命令孩子多穿衣服有效很多。
2、語言要簡短易懂,避免長難句
跟孩子溝通最重要的是簡單直接,不要用一些句式復雜、冗長多余的話跟孩子交流,畢竟孩子的理解能力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跟孩子溝通最高效的方式就是指令清晰的對話。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并不是不聽話,而是其它一些原因,家長們也要多反思自己,再找到合適的方法跟孩子溝通和交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