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些秉持著“棍棒底下出孝子”教子觀念的父母,在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驅使下,就想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方法抑制馴服孩子,結果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
直接的語言斥責,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僅容易導致家長失去威信,還會重重刺傷孩子幼稚的心靈,傷害孩子的人格尊嚴和自信心,甚至會給孩子的一生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不會教育孩子的父母怎么辦呢?
沒有一個父母是天生的教育者,他們都是在養孩過程中不斷地總結過往的經驗和教訓,才慢慢的變成一個合格的父母。
教育孩子正確觀念的同時,也會使父母自身不完美的性格得到磨礪,偏激的世界觀得到修正。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平日里的習慣是怎樣的,孩子都會有樣學樣。
家長內向,很少與人交流接觸的,帶出來的孩子也是偏內向,話少的。
家長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與人閑聊,那么孩子也會跟著變得天天小嘴巴說個不停,與其他孩子很快打成一片。
在學習和生活中,家長得多借鑒其他家長好的教育觀念,對孩子要多鼓勵。
碰到孩子做事失敗時,抱抱孩子安慰他,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誰都不是天生的成功者,有失敗很正常,不用去耿耿于懷,垂頭喪氣。失敗了,你記住這個教訓,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就是成功的開始。
遇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比如說今天吃飯不磨蹭了,寫作業不拖拉了,寫字變得整齊了,家長看到后記得一定要大大地夸贊,孩子聽到夸贊后心里高興,就會認真地去對待學習和生活上的事。
家長切記,不要拿自家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做事方式也不用,不管是誰,都不喜歡最親近的人去夸贊別人的好,貶低自己。
在教育中,家長要學會肯定孩子,與孩子之前的行為做比較,夸贊他的進步,批評他的退步。
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別忘了你才是孩子人生的啟蒙老師。
想讓孩子做圓滑的人,那你跟孩子說話和行為也要變得圓滑;
想讓孩子學習不犯愁,那你也要對自己約法三章,孩子學習時,你也要放下手機,在旁邊看看書,寫寫字,偶爾糾正一下孩子的坐姿,讓孩子看到你在陪他一起學習,他會有學習的動力。
請容許孩子在生活中慢一點,幾歲的智商,是不可能和幾十歲的智商相等的。
家長們請記住,身教大于言傳。
與其說,不如自己去做。你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會以你的言行作為學習榜樣。
教育孩子是個復雜的問題,要針對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家庭教育很重要,從小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生活處處皆學問,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不著痕跡,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孩子說看到老師漂亮才去上學,這并不用指責,是孩子的真實表達,孩子喜歡這個老師,才會樂意上她的課,并且喜歡上這門學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教育規律。關鍵是你對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表達的語言該怎么引導的問題,這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有時間你可以看看教育類書籍,會有幫助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