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個人看來覺得青少年沉迷網游的原因是由于內心的孤獨感。在現代化的都市,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溝通越來越少,在青少年方面尤甚。而網絡正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溝通的平臺。
其次,是源于社會、家庭給予的壓力。而在這里,他們的言行不會受到父母的約束,即使犯了錯誤,大多數情況下也不需要直接承擔責任。
沉迷游戲孩子的心理分析
一是需求
心里上的需求,青少年這一時期,不就是青春期嘛,青春期怎么樣?叛逆、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變化快,一旦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他就會尋求虛擬世界。虛擬世界顯然已經成為青少年發(fā)泄、逃避的一個避難所。
二是壓力
這種壓力來自哪里,來自社會、生活和競爭,現在的社會誰沒壓力,每個人都有壓力,成年人心智成熟,知道如何釋放壓力,而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他總得找個地方去釋放這些壓力才行呀!
三是共同性、群體性
這個最好理解,你同學都玩一款游戲,為了讓自己不被朋友排斥,為了能和這些同學有話說,那你能怎么辦,只能和他們去玩同一種游戲。就算你不想玩,肯定也會好奇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游戲,也會嘗試著去玩兩把。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幫助青少年擺脫沉迷游戲的魔抓呢?
1、鼓勵其它活動。孩子離開了網上的活動必然要有相應的其它活動來替代。因此,要幫助孩子找到其它的替代活動,要么是他過去喜歡的,要么再找一些新的,更有趣的活動來替代,假設參加學校的文學社、書法小組或者帶孩子戶外運動旅游等等。總之,日常生活中快樂的事越多,孩子就越不會懷念因特網上的嘈雜聲,也不會輕易屈服于重操舊業(yè)的欲望。
2、發(fā)揮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huán)境中長大,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yè)情況,并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3、給孩子制定計劃和方案,并且設計好獎懲制度。高一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沉迷手機的時候,不要著急批評,也不要徹底把手機沒收,先給他設計一些計劃和方案,得到他的認可后再給孩子表明獎懲制度,然后督促孩子改變。
其實說到底,還是要看家長是否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在孩子身上,是否愿意學習新知識,了解并替孩子挑選游戲,并加以正確的引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