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教育孩子,并不是說家長自身有多優(yōu)秀、懂得多少道理就能更好的教育他們,相反,能夠擁有一個好脾氣在教育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發(fā)脾氣,一直都被人們看作是不成熟、不理智的表現。尤其是家長對孩子發(fā)脾氣,也經常被認為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
壞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1.產生自卑感
家長不能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以失控的姿態(tài)對待孩子,這種行為在孩子看來是對他的否定,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因為我錯了所以爸爸(媽媽)才會這樣對我,當這種“低價值感”長期占據孩子的內心,就會導致他們否定自己,產生自卑感,從而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
2.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性格懦弱、膽怯
如果一個孩子身處暴躁的家庭,家長之間經常發(fā)生爭執(zhí),就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孩子會害怕因為自己做的不好,而導致家長之間吵架;會害怕家長下一次吵架后就會不要自己;害怕家長會在某個清晨或夜晚突然爆發(fā)爭吵,而自己又要在爭吵中驚慌失措。這種長期不安的生活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有事情不敢和家長說,生怕他們又因為自己吵架,性格也會變得懦弱、膽怯。
3.導致孩子脾氣暴躁,走向極端
我們常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樣,家長的言行也會最大程度地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遇事脾氣暴躁,互相指責,那么孩子就會見樣學樣,遇到事情不能冷靜下來思考一下怎么解決,而是先去追究責任。
家長太過強勢,往往孩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脆弱、膽小,將來做事沒有膽識和擔當;另一種是叛逆、暴躁,變成和爸媽一樣,甚至更走向更暴躁、極端的方向
4.有暴力傾向
失控的家長往往伴隨著家暴的情況,長期被暴力對待的孩子,在長大后也可能出現暴力傾向,嚴重的可能形成攻擊性人格,無法正常建立人際關系。
最后,家長應學會尊重孩子,不對孩子亂發(fā)脾氣和孩子以朋友的關系平等、友好地相處,這才是最好的親子關系。這樣孩子有什么都愿意和你說,你能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tài),這樣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心靈財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