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對手機上癮多半是因為孩子沒有人陪伴造成的,我們作為家長平時在忙于工作的同時,也要經常性的去和孩子互動,千萬不要拿手機去哄孩子,這樣只會讓他們對手機產生依賴性,讓孩子對手機更加愛不釋手。
孩子對手機上癮怎么辦
多給孩子關心和陪伴,正確引導他這時期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不能過度迷戀手機,沉迷游戲。不能和孩子硬過硬,和孩子協商用手機的次數和時間,讓他一下子戒掉手機是不可能得,多引導他通過手機學習有益的知識,開闊視野。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興趣活動,偶爾去圖書館看看書,或去爬山,轉移對手機的注意力。家人要理解孩子對手機的依賴,要學會引導孩子,將對手機的依賴轉移到其他有益的興趣愛好上面。
做父母的要樹立榜樣,也不能過度沉迷于手機。好多孩子都是跟家長學的,要想孩子不沉迷于手機,做家長的家要以身作則多給孩子關愛,別一到家就拿著手機看,刷視頻,要在孩子面前樹立美好形象。
盡可能把家中的電子產品藏起來。孩子小的時候,家里的手機和一些電子產品盡可能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而且要告訴他這些是用來工作不是玩的,可以減輕他的興趣。
孩子不聽話時,不要把玩手機當做獎勵。孩子鬧脾氣的時候,不拿實際哄,而且態度要堅定,孩子情緒是多變的,當他生氣的時候,家長覺得煩或是哄不好就會拿出手機來哄,這是不對的。家長必要要堅持原則,不要養成孩子依賴手機的習慣。
將手機變成學習的工具。可以利用手機背單詞、在線學習等,一方面可以降低手機的娛樂功能,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家人不僅要監督好也要自己做榜樣,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合理有度地使用電子設備。借助電子設備進行親子教育的時候,要注意限定的時間,明確原則。
如何培養孩子對手機的自控力
首先,家長自控,做孩子的榜樣。家長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一些不良的欲望等行為表現,都能為孩子樹立自控的榜樣。另外,家長盡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可以等孩子睡覺后再來查看手機中的信息,甚至可以刪除自己手機里的游戲等。這樣,孩子迷戀手機的概率也會減少許多。
其次,利用同伴的影響。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結交一些積極自覺、守規矩的同伴,盡量不要讓孩子和那些任性、脾氣暴躁的同伴密切交往。
然后,平時的暗示作用。平時在孩子有堅持、等待和忍耐等行為表現時,家長應及時表示贊賞,夸他有毅力、有自控力,這對孩子的自控有強化的作用。還可以為孩子挑選合適的幫助提升自控力的讀物和影視節目,讓孩子得到潛移默化。
最后,不要對孩子管控太嚴。家長事先與孩子約定好遵守的規則,然后允許孩子適當的放松,包括玩游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讓孩子明白,游戲只是眾多的娛樂之一。而娛樂是要在做好正事之后進行的。所以,玩游戲也必須是完成當天學業的任務后才可以。可以約定如果孩子因為娛樂而耽誤正事,第二天禁止玩游戲一天。
沉迷手機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影響1:對視力的損傷。孩子玩手機,眨眼的頻率降低,而且沒有節制,如果家長再不制止,有的時候一玩就是幾個小時。長時間眼睛處于強光的刺激,眼部疲勞過度,干澀難受。時間久了就很容易出現近視。
影響2:學習成績下滑。孩子的控制力是很差的,他的心總想著玩手機,導致在寫作業,聽課的時候特別容易走神。始終沉浸在看過的視頻和玩過的游戲中,希望趕緊結束學習,去玩手機。這樣會導致孩子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學不進去,學習成績受到影響。
影響3:社交出現問題。以前的孩子一天到晚在外面跑著玩,現在的孩子一天到晚在家玩手機。孩子太宅,缺乏和別人的溝通交流,導致社交能力低下。手機中的不良信息也不少,孩子年齡還小,好奇心強,就很容易陷入其中。
影響4:脾性變差。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性情也有變化,尤其是脾氣越來越差,喜怒無常,說話做事容易焦躁。有些孩子甚至不愿意出門跟朋友一起玩,不愛與人接觸交流,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
而造成孩子的這些異常行為的罪魁禍首正是那部小小的手機,因為孩子們長時間的沉迷于手機帶給他們的一切或真或虛的網絡生活,漸漸地就喪失了與人交流的興致和能力,社交能力變得極差之后,孩子的脾性也會越來越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