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拿了家里錢卻不承認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偷”,可能聽著有些難聽,但事實確實如此,如果家長不想讓孩子走向極端,就要早早引導孩子。那今天我們就給被孩子拿了家里錢卻不承認該怎么處理的家長一些建議吧。
孩子拿了家里錢卻不承認該怎么處理
1.要讓孩子明白金錢和勞動之間的關系。
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父母通過辛辛苦苦的勞動掙來的,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家長要多為孩子提供勞動的機會,引導孩子多做家務活,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掙錢的辛苦。
2.要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有人說,我們不能給孩子零花錢,以防止孩子隨便花錢。其實,父母不給孩子零花錢,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使用和管理金錢的機會,這也是導致孩子“偷錢”的原因。
當然,給太多了也不行,建議剛開始的時候,每周給一次,每周總結一次記賬內容,之后可以逐漸拉長時間,每10天給一次,到每半個月給一次,每個月給一次,切記不要與孩子自己靠勞動掙得的零花錢混淆。
3.不要像審訊犯人一樣對待孩子
教育的事,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和孩子交流時,父母不能用步步緊逼的方式逼孩子說實話,交待錢的去處,不留情面地批評,這會讓孩子體驗到焦慮、恐懼、無助,反而更可能撒謊。
撒謊是人面對不利于自己的狀況時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孩子在面臨父母咄咄逼人的詢問時,不知道自己說實話后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懲罰有多重,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
所以他們要進行自我保護,要盡可能把事態輕描淡寫,盡可能把懲罰的力度降到最低,所以,一味的指責謾罵并不等同于教育,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讓他們由此走向極端。
4.金錢教育很重要
擁有金錢,是人對現實世界進行控制的需要,大人如此,孩子也是一樣。所以,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他手頭上也需要有可供他支配的零花錢。從孩子擁有零花錢起,父母就要學會定期和孩子討論,進行平等對話,開誠布公地就孩子的零花錢如何進行管理給出有效建議。
孩子拿了家里錢卻不承認的原因
1.孩子對于“偷”沒有概念
孩子小時候對于金錢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也沒有“偷”的概念,他們從小就受父母的寵愛,只要他們想要,無論什么東西,父母都會給,所以在他們的認知里拿父母的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2. 攀比心作祟
孩子在和同伴玩耍分享時就會產生攀比心,父母給買的零食要和小朋友們炫耀,新買的玩具也要和小朋友們炫耀,別人有的自己沒有,就會刺激孩子出現“偷東西”的行為。
3. 滿足自己的欲望
孩子漸漸長大了,想要的就會越來越多,如果再沾染上網癮,零花錢就更不夠用了,一旦自己的零花錢用完了,就偷偷地從家里拿錢。
對于孩子拿家里錢卻不承認的行為,家長必須果斷地進行阻止,家長也要當面解決孩子拿了家里錢卻不承認該怎么處理的問題。并讓孩子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要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這樣做就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