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孩子成為家長的掌上明珠,孩子的成長關系著整個家庭的未來。很多家長在解決孩子鬧脾氣不吃飯怎么辦的問題上會擔心餓壞孩子,然后給他買一堆零食備上,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行為,家長一定要改正自己的這種行為!
孩子鬧脾氣不吃飯怎么辦
1.培養孩子定時進餐的習慣
有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就會到處跑,或者鬧脾氣。大部分因素是小的時候沒有養成定時定點的吃飯的習慣。所以,在孩子可以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坐在餐桌或者是他的寶寶椅上定時定點的進食,并且在吃飯的時候不要做其他的事情讓孩子分心。
2.增強孩子對吃飯的概念
平時給孩子讀寶寶讀物的時候可以搜索一些有關于吃飯的繪本,讓小朋友們提高對吃飯的興趣,加強對于吃飯這件事情的認知。
3.飲食多樣化
當孩子他們兩歲之后口欲發展期會想要嘗試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顏色不同形狀的食物。如果食物太過單一,他們就會對于食物失去了興趣,所以家長在準備寶寶餐的時候盡量顏色、形狀多元化。
口味以清淡為主,也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味道。還可以把食物做成不同的卡通形狀,激發孩子們的食欲。
孩子鬧脾氣不吃飯的原因
1.飯前飯后吃點心
一些家長們怕孩子餓得快,一會兒給孩子吃水果、喝酸奶,一會兒又讓孩子吃餅干、嘗點心,不分時間不分份量的投喂。寶寶的胃口本來就比大人小很多,如果在吃飯之前嘴巴一直不停,小肚子都被填滿了,還怎么可能乖乖吃飯?
2.飲食重鹽重口味
很多長輩都會覺得孩子不吃鹽就沒力氣,早早給孩子的輔食里加鹽,或經常去外面下館子,硬生生把孩子培養成了「重口味」。孩子嘗過了重口味,味覺變得更「挑剔」,真的很難再看得上一般清淡的食物了。
3.追著孩子喂飯
和邊看電視邊吃飯最常搭配的錯誤做法,就是:追著喂飯。而久之,孩子不僅對自己吃飯失去興趣,更養成習慣:反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喂我吃。變成了一個人形食物咀嚼機。
4.過度焦慮和指責
一個是睡覺,一個是吃飯,往往是孩子哭爸媽吼的最常見場景。有些家長,看見寶寶吃飯狀態不好,就會著急、生氣,甚至指責、嚇唬、強迫孩子。
指責并不能解決問題,有時甚至會讓情況更糟糕,孩子會自然將「吃飯 = 挨罵」進行聯系,越來越不愛吃飯。
孩子鬧脾氣不吃飯都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最讓家長們頭疼的問題。當家長真正遇到這些事的時候也不必慌張,多找一些方法,多換幾種花樣,幫孩子養成愛吃飯的乖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