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出息的人,但是就有孩子做事懶散沒有上進心,不清楚父母的良苦用心,在學習方面就會能偷懶就偷懶。那家長面對孩子做事懶散沒有上進心怎么辦呢?
孩子做事懶散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給孩子感受生活的機會,多接觸外面的社會
孩子不是學習機器,整天圍著書本不一定能有好的學習效果,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和厭學心理,一旦家長發現孩子有懶惰、不想學習的行為或語言,就要意識到在學習上繼續加壓,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把注意力和挪出來的時間用在一些有價值的事情上,特別是要引導孩子去接觸、了解一下對人生有幫助的事物,去打開自己的眼界,看看學習之外的世界,增加孩子的好奇心,從而才會有興趣對未知的世界產生積極探索的欲望。
2.從經典中感受生命的意義,多進行親子閱讀
通過閱讀的方式去引導孩子,這是最簡便、成本最低的教育。其實閱讀應該從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從讀繪本,到讀文字書,從讀童話,到讀經典,這個過程中家長應該常伴左右,特別要在2-8歲階段做好親子閱讀。
3.以平等的態度去激勵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
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可以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都是一個人保證自己生活秩序的基本能力,從小培養,對未來的獨立也是一個 不錯的選擇。
另一方面,家長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是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把孩子當成家庭一分子的正常行為,這樣,也能讓孩子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從而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學習也是其中的一項責任。
4.給孩子最嚴肅的教導,多一些簡明生動的語言
當孩子遇到艱難的事,邁不過去的坎,想要退縮和躺平時,家長一定要在表達同理心的基礎上,做出正面的引導,告訴孩子一些現實的真相,可能他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如果你講的話夠簡單明了,能讓孩子記住幾句,他就有可能在某個時間節點,突然意識到這些話的份量。
孩子做事懶散沒有上進心的原因
1.父母總喜歡包辦孩子一切
這是大部分父母的通病,總是想要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總是想要幫助孩子不好一條通往成功的路,但是人生哪有一帆風順的呢?
并且對于父母的依賴性也會很強,很多的父母在生活當中總是會把孩子的一切都給包辦處理好。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懶,同時又會對父母的嘮叨和催促產生一種逆反的心理,最后會出現的情況,往往是孩子變得越來越懶,越來越慢。
2.沒有樹立良好的榜樣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尤其是和孩子朝夕相處的父母。父母給予孩子怎樣的形象標桿,那么孩子就容易朝著怎樣的方向去發展。
有很多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懶散不上進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他們的父母也具備著這樣的特點。
3.自我約束能力差
這是因為有很多的孩子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自律的習慣,所以在面對選擇的時候總是會選擇更輕松,更讓自己愉悅的那一個,漸漸的會變得更加的懶散。
其實想要解決孩子做事懶散沒有上進心怎么辦的問題,家長可以在了解孩子做事懶散沒有上進心的原因上來找解決辦法。畢竟有針對性的教育效果會更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