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無論家長們多么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經(jīng)常要求孩子聽話,并總是要孩子服從自己,這樣的人幾乎從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這樣也從來不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tài)度,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很多人把這種偏執(zhí)施行于自己的后代身上,又在后代身上留下偏執(zhí)痕跡。
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tài)度
1.盧梭說:“當兒童活動的時候,不要教他怎樣地服從人;同時,在你給他做事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學會役使人。要讓他在他的行動和你的行動中,都同樣感到有他的自由。”
2.孩子做事時,家長不要事無巨細都要孩子按自己說的做,其實小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能力,執(zhí)行某一項任務(wù)的時候,可能會多花些時間,但大多數(shù)時候是能夠單獨完成任務(wù)的。
3.家長只需要在旁邊觀察小孩子做這件事時是否有危險,能夠及時排除威脅小孩子安全的事情,如果小孩子只是遇到小障礙,那就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解決,他遠比你想的聰明得多。
4.可能在做事的過程中會把自己弄得臟兮兮,滿地狼籍,千萬不要破口大罵,我們可以多花點時間清理干凈。
并不是說讓孩子邋里邋遢,我們完全可以在孩子完成任務(wù)時,讓他自己觀察下,他把周圍和自己弄成了什么樣子,問問他要怎么做,相信你會有驚喜哦,孩子會讓你和他一塊收拾善后,以后在玩的時候也會留意,讓自己保持干凈。
5.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自尊心,當父母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時,父母可以用商量的語氣來跟孩子交談,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跟你是平等的,爸爸媽媽是尊重他的。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這樣自會有叛逆心理和對父母產(chǎn)生反感,即使去做了,心里也會極度不開心和排斥。
6.當孩子表現(xiàn)優(yōu)異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這會讓他更加樂于表現(xiàn)。當孩子開始成績不理想時,盡管孩子努力了,可成績不理想,這時父母要肯定和贊揚孩子的努力。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責怪孩子笨,這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