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對某一件事物產生否定的認知時,他內在消極的情緒需要有一個發泄,而發泄的方式就是發脾氣,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發脾氣,會馬上制止或者批評孩子,或者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一一回應,其實這都不是很正確的做法。父母要學會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會控制和表達情緒,做理智的父母。
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
1.理解他的情緒
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發脾氣時,母親可以抱抱孩子,告訴他媽媽知道他不開心,讓他慢慢平靜下來,千萬不要呵斥他,或者留下他自己一個人發脾氣,他會感到很害怕,學不會如何調整。
2.引導孩子尋找解決方案
引導孩子認知,讓他了解自己有負面情緒的原因,有時候孩子也不清楚自己到底為什么發脾氣,不知道具體的原因,不知道怎么調整,這就需要父母的幫助,幫助他分析整個事情的細節以及孩子的情緒,然后對癥下藥,尋找解決方案。
3.讓孩子表達情緒
如果孩子感到不開心時,是可以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的,父母可以讓孩子哭出來,可以捶打一下抱枕,可以把不快樂的事情說出來,不要一直憋著。
4.給孩子時間
情緒起來是會有一個過程的,父母要給到孩子充足的時間,讓它釋放。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一方給予關注。其他家庭成員可以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而不要過度關注激起孩子情緒高漲。
5.原則性的問題要溫柔而堅定的堅持
有的時候面對孩子的一些摔壞東西的行為,父母需要在孩子的情緒平靜后表達出:爸爸媽媽不喜歡你摔壞東西,這些東西也會不高興你損壞了它們。
在這件事的原則上哪怕堅持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哪怕更長,要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底線。整個過程中父母的表情一定要是溫和的,但是態度一定要是嚴肅的,堅定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