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感恩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感恩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感恩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孩子就是不懂感恩,那么,怎樣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
怎樣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
第一、帶孩子參加一些感恩活動
比如支助貧困地區的家庭,比如去孤兒福利院看望孩子,去之前要讓他明白為什么要做這些活動,回來后可以談個感想。往往通過對比,孩子更能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多么幸福,更會珍惜和憐憫,也漸漸從對親人的愛轉向對社會的愛。想想我們從小不也是這樣么,或許在我們那個年代有更多的事跡教育,有更多來之不易的生活體會,才得以今天這樣謙卑感恩。
第二、通過書籍或者身邊的名人故事給孩子啟發
學習如何做人,是當今社會的最基本要求。現在很多大學生學歷非常的高,但是缺乏做人的基本素養,不懂感恩,以我為中心,導致很多用人單位是不想要的,所以現在中國有相當素質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德育,檢審父母自己的行為,近幾年滿大街又開始流行《弟子歸》、《三字經》之類的,或許那些淺薄的道理誰都懂,卻經常被忽略了。
第三、利用感恩的節日和時間
比如感恩節,孩子的學校發了一份作業,說寫下你的感謝。孩子認真地寫了還大聲讀了:我感謝爸爸每天接送我上學,每晚陪我讀書。我感謝媽媽每天給我做好吃的飯菜,給我洗衣服。我感謝爺爺奶奶陪我一起玩耍。比如在母親節,父親帶孩子一起送花給母親;在父母親生日的時侯,和孩子一起做生日賀卡感謝父母等等,身邊的小事都可以讓孩子耳濡目染。
第四、養成良好的感恩習慣
無論是接受誰遞送的禮物,都要雙手接過來,并大聲說謝謝。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培養孩子感恩的習慣。
第五、注重孩子和伙伴在一起的細節
孩子最喜歡和自己的伙伴一起玩,而現在的孩子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對好吃好玩的東西肯定想自己先占有,即使是好朋友的都要霸占,這些禮節在平常學習時就可以貫穿起來,比如孔融讓梨等寓言故事就是很好的教育例子,平常在家時父母就要找機會試探鍛煉孩子的行為。
懂得感恩的表現:
1.珍愛家庭,有社會責任感。
感恩的一種結果就是希望自己所處的環境越來越美好,并且愿意為之付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為同學的進步而高興,不愿意給班級添麻煩……都是感恩的表現。換句話說,懂得感恩就能激發奉獻,創造美好。
2.正視缺陷,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不知感恩的人,常常傲慢無禮、虛張聲勢、自欺欺人,而且都不會正視自身的缺陷,以居高臨下的狀態掩蓋內心的自卑和脆弱。而懂得感恩的人,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樂于接受和珍惜一切讓自己強大的機會與挑戰。
3.珍視美好,懷念美好的點點滴滴。
懂得感恩,讓孩子們懷念過去的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同時對于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又多是記住它好的一面。懂得感恩導致心胸開闊,珍惜現在。
只有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孩子才會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