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的同理心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在小學、初中階段容易出現排擠同學甚至校園欺凌的現象。家長要認識到,孩子被孤立,不一定完全是孩子的原因。當孩子在學校出現不合群、被排擠的情況時,家長應該先了解孩子為什么會被孤立,然后再想辦法引導孩子走出被孤立的狀態。
孩子被孤立該怎樣引導
1.同學間的小矛盾,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家長如果覺得問題比較嚴重,可以引導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及時與老師溝通。
2.如果是孩子自身原因,家長應以適當方式給孩子指出,重視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以及換位思考能力,告訴孩子怎樣才是更合適的說話做事方式。可以在家做些情景模擬訓練,教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3.如果主要是環境因素所致,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參與積極社交的機會,幫助孩子建立新的朋友圈。
例如,閑暇時間帶孩子參加不同群體的活動,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結交新朋友;家長也要通過組織家庭聚會、組織小伙伴徒步等方式,為孩子提供一些社交平臺與機會。
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困難,爭取老師的支持與幫助。
4.安撫好孩子受傷的情緒。孩子被同學孤立,每個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同,呈現出來的情緒也都不一樣。但是,不管孩子是悶悶不樂,還是崩潰大哭,或者吃不好睡不好。
家長需要做的都是安撫好孩子受傷的情緒。家長可以說一些鼓勵孩子的話,也可以適當地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先從受傷的情緒中抽離出來。
5、鼓勵孩子主動推銷自己,班上的孩子都是第一次見面,互相都不認識,很難說誰跟誰的關系好或不好,但積極推銷自己的孩子是最容易被他人認識,所以同學們對這類孩子的接受度也會更高一些。
家長們鼓勵孩子多跟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不僅能讓孩子快速融入集體,還能讓孩子的性格更加開朗、樂觀。
孩子被孤立的理由
1.孩子自身的性格原因所導致的被孤立,孩子群體在年幼的階段,其的性格還沒有定型,甚至是屬于比較多變的。
而正是因為這種特征,因為孩子本身性格的原因所導致的在社交的過程中出現的不愉快情況,正是導致孩子被孤立的原因之一。
2.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的技巧缺乏所導致的被孤立情況,孩子群體的思想都是比較單純和簡單的。
在社交的時候,孩子群體很有可能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出了一些讓他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是厭惡的行為,但是,這些不當的行為或者是言語上的沖撞情況,在孩子本身的角度看來,是沒有什么惡意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