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執拗,即堅持自己的意見,一意孤行,不管別人怎么說都聽不進去。決定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并不考慮事情的可行性,直到自己感到滿意或者達到自己的目標以及得到心靈上的安慰為止。這樣的做法是一把雙刃劍,成功了還好,倘若失敗了,這不僅僅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打擊,還會影響自己今后的發展,那么面對執拗的孩子怎么辦呢?
面對執拗的孩子怎么辦?
1、要理解孩子的“執拗”。
執拗是孩子自我意識的一種表現,隨著孩子的成長,自我意識也一點點的形成,他會發現自己能控制的事物越來越多,體會到“自我”的強大,當自己內心的秩序被破壞、被拒絕或被挑戰時,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從而哭鬧、反抗,導致孩子的執拗行為。
因此,作為成人應該更多的給予孩子理解,盡量用溫和的方法進行引導、教育,在原則的前提下盡量去順從、滿足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2、不要與孩子“較勁”。
處于執拗敏感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倔強,非常有主見。如果大人不能理解孩子,用自己的“權威”與孩子較勁,用強硬的態度壓制孩子,孩子不僅不會接受,而且會更加委屈,內心會更加抗拒。與其硬碰硬兩敗俱傷,不如我們以柔克剛,用尊重和包容去面對孩子的執拗。
3、信任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懂得用平等的眼光與孩子交流。
在家長的信任鼓勵中,孩子不但會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完整的社會個體,而且也會主動地承擔一些相應的社會責任,在學習和生活中,樹立自信的態度,直面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家長在孩子出現叛逆的同時,要善于從他的興趣中找到共同的話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教育孩子懂得反思和評判自己行為,為孩子的選擇做出參謀,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考慮孩子的感受。在換位思考中,適度地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情感風格,允許孩子有權去對待自己的生活情緒,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搭建一個“溢洪口”。
4、會轉變教育方式,多變通。
對于執拗的孩子,盡量不要用直接強硬的方法處理問題,多變通,迂回策略。家長面對問題時不要一葉障目只看到孩子的行為,要從孩子的心理出發,首先理解孩子的情緒,給予其理解支持,讓其放下抵觸、敵意的情緒,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孩子感受到你和他站在一起的,對他的問題和情緒有足夠的理解,接受他的想法和需求,然后再慢慢引導。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