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攀比心其實有時候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是孩子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攀比心,最終攀比心過重導致孩子心理受到傷害。所以孩子有了攀比心理,家長要及時對孩子正確的方向引導,以免孩子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孩子有了攀比心理怎么辦
1、正確指引,適時鼓勵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針對孩子負性的攀比心理問題,家長和老師正確的處理方法,不是批評,更不是縱容,而是鼓勵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刻苦,來超越別人。將孩子往正確的道路上指引,讓孩子主動地知錯就改,在學習上與小伙伴正當競爭,而不是追求物質。
2、父母不要過分溺愛孩子
父母沒有限度地溺愛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正確,也不顧次次滿足孩子會產生什么樣的壞處,父母都選擇直接順從。這些行為都只會使孩子形成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這是極其有害于孩子健康心理的發展。
3、從小培養幼兒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小朋友都是家長和老師“忠實粉”,他們喜歡模仿。因此,家長和老師不要對孩子單純說教,要從自身做起,將孩子的負性心理狀態往積極健康的正能量上發展。從小樹立對人生的正確看法、正確的是非觀、健康的價值觀。
4、家長要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長要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端正消費行為,以身立教。
孩子對美的認識往往受父母的影響,如果媽媽說:“寶寶穿這件紅色衣服真漂亮!”那么孩子就認為穿這件衣服很美,天天穿著不肯換。
如果父母的審美情趣低下,以新奇時髦、穿金戴銀、穿名牌服飾為美,那么孩子當然就會無師自通,上行下效了。
5、變攀比為動力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有攀比之心是很正常的。事實上,孩子每提出一個“我也要……”都是經過縝密思考的,如果家長這時能夠正確引導,利用好孩子的攀比心理,也是一種教育時機。當孩子與別人攀比時,不妨將攀比變成孩子前進的動力。
青春期的孩子追求名牌怎么辦
第一、告訴孩子名牌的含義和實質,父母要告訴孩子名牌的含義。名牌不能夠代表身份,也不是地位的象征,只是一種對產品的稱號。孩子要弄清楚名牌的含義和實質,也就不會盲目地崇拜名牌了。
第二、審美情趣高的孩子,會積極地去參與體育鍛煉來達到形體美;多讀書看報達到言辭美;多講究衛生來達到儀容美。從而有效地預防孩子,只是通過追求穿戴名牌,來實現自己對美的追求。
第三、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到自己的工作環境當中看,看看家長掙錢的不易,也能讓孩子體驗一下掙錢的辛苦,這樣孩子一旦知道掙錢的辛苦,就不會大手大腳的花錢,也不會再吵著父母要名牌。
第四、家長需要加強自身修養,有時候,家長的言行是導致孩子攀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認真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榜樣,不鋪張浪費、不奢侈腐化,采取多渠道的應對措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理性消費。
孩子花錢不知道節約怎么辦
方法1:培養孩子攢錢的習慣,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提醒孩子攢錢。每過一段時間讓孩子看看自己攢的錢,他自己也會感到驕傲,從攢錢的過程中找到樂趣。一般來說對于好不容易攢來的錢,孩子一般都舍不得花,他會更加珍惜,自然也就不會去浪費他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錢。
方法2: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意識的不斷灌輸節約的觀念。另外還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規矩,規矩確定后,要避免朝令夕改,之后要嚴格執行,孩子有錯必罰!
方法3:父母在給孩子零花錢之后,一定要知道孩子錢的去處,給孩子分析其中合理或者不合理之處,在這個過程當中給予孩子正確的指導,慢慢的培養孩子,花錢的良好習慣,也要讓孩子認識到錢花在哪里,該如何去花,使孩子在下一次花錢的時候更加合理,更加節約一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