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常常看到有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是存在著社交能力差的問題,在學校沒有朋友。我們常說情商低,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會溝通,不會交流。那么我們如何引導孩子的社交呢?
如何引導孩子的社交:
1、教孩子學會遵守規則意識
可以從排隊、輪流和等候做起。2~3歲時,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從小培養規則意識。
2、教孩子學會分享和交換
1~2歲時,讓孩子分享有點“強人所難”,不過家長的示范作用能促進孩子分享意識的建立。周末邀請朋友來家里,共同分享美食;家長看完的書、孩子穿不下的衣服,饋贈給他人……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明白分享帶來的愉悅。
3、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性格。性格活潑的孩子會樂于與人交流相處,有較強的社交需要。有的孩子面對外人往往會膽怯,躲在家長身后,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多給予表揚,即使孩子有不合規矩的地方,也不要當著外人面直接數落。
4、學會和同齡人友好相處
孩子與同齡人的社交往往是在游戲中體現的,讓孩子主動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參與游戲玩樂,與玩伴分享玩具,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在玩耍中如果有小口角小打鬧,家長也不要過度插手,該道歉還是該和解都要孩子自己去解決,不要擔心孩子被欺負就限制孩子和同齡人的社交。
5、增加孩子的自信心,鍛煉孩子的膽量
讓他們敢說。有很多孩子是老人帶大的,因為種種原因,老人帶孩子出去的機會不多,孩子養成了孩子膽小的性格。在外面不敢說話,久而久之,就影響了孩子交流溝通的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