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情緒不好砸東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沒吃好、恐懼、疲勞、無聊等。與成年人想比孩子的情緒更加不穩定,主要是孩子對情緒的控制力不高,因此孩子情緒不好砸東西怎么辦的問題也需要家長及時給予引導。
孩子情緒不好砸東西怎么辦
1.對孩子的需求要及時反應
如果他覺得煩躁,你可以給他一些好玩的玩具以改變他的情緒; 如果他餓了,你可以給他一些小吃;如果他疲勞了但還不想立即睡 覺,你就挑一些有趣的故事講給他聽。
2.不要答應孩子的過分要求
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否則孩子將學會用發脾氣來得到他想要 的東西。如果孩子的“怒火”不斷升級,以致要打人或寵物、扔東西, 不停地尖叫,這時你的情緒必須穩定。
你要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諸如他的臥室,在那里他不會傷害自己,并且告訴他,為什么把他放在這里,讓他知道,他不得不呆在這兒,直到激動的行為停止。
3.表達同理心
先理清孩子發脾氣摔東西的可能原因后,如果是因為孩子想睡了、肚子餓了,那當然是趕緊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并且不要因此斥責孩子。
如果情況不允許,也可以先跟孩子說明原因,以及表達同理心‘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累/肚子餓,所以才會發脾氣,但是因為…,所以還不能馬上吃飯/睡覺,媽媽會盡快解決…’。
4.明確態度:這樣沒有用
行為心理學中,他人的行為反饋會極大地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形成。家長如果在孩子摔東西發脾氣的時候馬上順應孩子的要求,或是有更激烈的情緒回應,孩子會認為自己的行為可以達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摔東西是沒有用的,有要求要好好說。
孩子情緒不好砸東西是出于什么心理
1.觀察爸爸媽媽的反應
東西扔到地上之后,爸爸媽媽的行為和情緒的反饋對于孩子來說也十分地有趣。
有時爸爸媽媽會像和寶寶游戲一樣笑著把東西遞回寶寶,而有時爸爸媽媽卻會臉色一變,沉下聲音組織寶寶,這樣不同的反應在寶寶眼里都很新奇有趣,但是他們可能還“傻傻地”不知道會面臨家長的怒火。
2.表達不滿和抵抗
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大概3歲以上),摔東西的行為就沒那么地“單純”了。他們會通過摔東西來表達自己不滿的情緒,是一種社會性的行為。但這明顯是不正確的行為,如果孩子是出于這種原因摔東西,家長們要予以阻止和教育。
3.嬰幼兒的探索方式
“把東西丟到地上”是低齡的嬰幼兒探索世界的一個常見的方式。他們在反復的行為中,通過觀察物品接觸地面的具體情況,對不同的材質、形狀、聲音、力度有所了解,并慢慢積累大量且豐富的直觀經驗,這些經驗會成為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