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只是厭學的話,應該是不可以辦理休學的。那么,孩子厭學家長該怎么辦呢?
要找到厭學原因,了解孩子的愛好,及思想動向。先同他不談學習,讓他試著去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甚至參與社會勞動。引導他社會生活很多都與知識相關。讓他自己發現問題,觸動內心,從而喜歡學習。還有就是通過閱讀來培養興趣。可以閱讀勵志故事,了解名人奮斗歷程,從側面來了解社會,了解人生,來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學習的動力,從而喜歡學習。
分析厭學原因:
1,學習興趣沒有養成,開始學習時是否家長忽視了興趣培養,比如,以懲罰式消極的方式“你再怎么怎么樣就罰你學習”…而不是欣賞鼓勵式態度。這樣造成孩子把學習當成被懲罰的一種結果,從內心產生一種厭煩情緒。
2,長期學習的內容(量或難度)超過了孩子的能力,孩子自尊心受到影響,造成不自信,若持續一段時間得不到改善,那么針對學習的內容無論難易,孩子一律是拒絕的態度,這就要求家長了解孩子的狀態把握好尺度,及時調整,才不至于造成厭學。
3,關注孩子在校情況,是否存在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中被嘲諷的狀況,這將會大大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是造成孩子厭學的因素。
家長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第一,降低期望值。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太高,踩著凳子都夠不著桃子,孩子勢必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
第二,營造家庭學習氛圍。國家提倡建設書香家庭,作為家長看看家里有沒有書柜,有幾本有價值的書。平時沒事是不是打打牌,喝喝酒,看看無聊的手機視頻。如果是這樣,建議家長拿起書報來。培養愛學習的孩子必須有愛學習的家長。
第三,節假日帶著孩子研學旅行。到有歷史積淀的地方去,聽聽講解,看看說明,增加孩子閱歷,放松了心情,耳濡目染了文化,興趣慢慢養成。
第四,少些指責,多些鼓勵。孩子今天完成了一部分作業,仍然給予表揚和鼓勵。樹立信心,日積月累。
第五,少埋怨,多分析。工作中,社會交往中,不良情緒不要帶到家里來,給孩子的永遠是陽光明媚,讓孩子熱愛生活,自然會慢慢喜歡讀書。
第六,多陪伴,多親近。孩子就是幼苗,需要陽光雨露。適當的關懷,歡聲笑語的游戲,就某個學習問題召開談論,寓學于樂,孩子會慢慢改變。
第七,親近老師,讓老師親近孩子。親其師信其道。老師對孩子態度的轉變往往會撥動孩子上進的心弦。
第八,參加勞動,讓孩子體會工作的不易和掙錢的艱難。如果家在農村,農活可以一起干。如果家在城市,可以讓孩子觀摩你工作的艱險。讓孩子體會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必須雙手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