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膽小不是天生就有的,孩子膽小跟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有關。家長都不喜歡膽小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社交能力,這樣的孩子才能在將來的生活中敢于展示自己,那么如何改變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呢?
如何改變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
1、培養一項特長
這項特長可以是酷酷的街舞,也可以是熱情的架子鼓,安靜的畫畫也行。但家長們一定要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和喜好來選擇培養,因為掌握一項特長和技能,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從而改變性格。
也會使原本不自信的孩子有能夠展示的技能,從而提高自我信心力,變得有底氣。更會讓別人對于孩子的技能而感到崇拜和喜歡,得到肯定后孩子也會更加勇敢大方的跟人相處。
2、多帶孩子出門
總是待在家里的孩子沒有別的孩子見識廣,所以在與人溝通時就會有距離感,沒有話題可以溝通。久而久之就越來越不愛說話,越來越不自信。
帶著孩子多去看看廣闊的世界,見識到更多有趣好玩的事物后,能一定程度上激起孩子內心的分享欲望,以及更多的探知欲和好奇心,變得更加外向,樂于求知和交流。
3、多鼓勵多夸獎
大部分膽小的孩子其實也有缺乏肯定和關愛的原因,家長們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經常否定孩子做的事,做錯事時是不是動不動就責怪批評。這樣下去孩子肯定會變得愈發膽小,做事怯怯懦懦,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們千萬不要再這樣做了,多肯定孩子的功勞,多理解他的感受,在遇到的事情的時候陪孩子一起解決。做錯了,就鼓勵他找到錯的地方然后改正,繼續嘗試。做得好的時候,予以積極的肯定,讓孩子得到認可的喜悅,擁有信心。
4、多讓孩子與人接觸
我們都知道要克服膽小的心理,就要讓孩子多和別人接觸,他們只有和別人接觸了,才會懂得如何和別人接觸,怎樣和別人接觸,在和別人接觸的過程中,他們才會知道如何和別人接觸,才能獲得別人的好感,或者應該怎樣的和別人接觸。
5、放手磨煉孩子
相信我們身邊總會聽到很多這樣的話,你還小,你做不好,就是這之類的話。因為在家長眼里,我們始終都是孩子。所以家長對孩子做的一切都不放心,但是這就是不對的做法。
這樣孩子一直在家長的保護下長大,會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會產生一種這樣的心理,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放手去磨煉孩子。只有我們放手磨煉孩子,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孩子才會自己相信自己,才會覺得自己可以做好。
膽小懦弱的孩子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第一、就拿家長愛生氣發火的脾氣來說,你不是手把手教孩子做事方法和步驟,而只是下一個指令讓孩子去做,結果看到不會做或不做,就訓斥、打罵和冷落孩子,極容易傷孩子主動做事積極性不說,還容易讓孩子誤以為爸爸或媽媽不愛自己。
第二、有的父母就對孩子極其溺愛,擔心孩子會遇到危險,就不讓孩子獨立活動;孩子每天的穿衣吃飯,都由父母決定;父母擔心孩子磕著、碰著、燙著,就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而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成長為膽小、依賴、缺乏主見、遇事優柔寡斷的人。
第三、父母經常吵架,孩子內心會缺少安全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不知道該怎么和父母相處,應該幫著爸爸還是媽媽?做事情害怕出錯,引起爸爸媽媽的爭吵,平時無論做什么都會小心翼翼,變得越來越膽小。
孩子不敢拒絕別人怎么辦
方法1:讓孩子漸漸開始培養自己的主見,只有孩子內心慢慢變得強大起來,也就不會自己的內心的脆弱而不敢去拒絕別人的一些要求。善良和懂得拒絕是一件不沖突的事情,我們在教會孩子懂得拒絕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善良的可貴。
方法2: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會通過觀察父母的行為進行模仿,所以父母就要對一些不合理的事大膽拒絕,給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孩子就會明白,當自己在感覺不好的時候就要表達出來,敢于拒絕。
方法3:孩子已具備獨立處理生活中小事情的能力,父母沒有必要再包辦代替。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從日積月累的親身體驗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才能有能力對父母或他人的行為做出接受與拒絕的判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