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未來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是否有沒有上進心。其實在每個孩子心里都是期望獲得父母或是老師的表揚的,只不過有時候家長或者老師的決定會埋沒孩子的上進心。那么孩子上學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孩子上學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將任務分解,難度降低
手指有長短,孩子有差異,不可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而是鼓勵孩子慢慢來,咬牙堅持,一小步一小步前進。人生打的就是持久戰,急什么呢?
2.保護好孩子的熱情
今天的學校教育,的確是一道難解的題。一方面它維護了社會的公平、免于階層固化,另一方面,它對孩子的熱情實在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被掏空了熱情的孩子考了第幾名真的沒那么重要了。
這種情形,很大程度上考驗的是父母背后的智慧。最大的危險是來自父母僵化的頭腦,讓他們看不見孩子的熱情,麻木不仁威逼利誘。
3.放下對孩子的期待
對孩子放下期待,同時抱有希望。因為父母的一些期待,不是建立在孩子的最大利益上,也許是關于父母自己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放下期待,讓自己在孩子的生命中退后一點兒,或許孩子能做岀更適合他的選擇。
孩子上學沒有上進心的原因
1.家長們把孩子的事搶過來,背在自己身上
很多父母忽視了“學習終究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父母無法代勞。”在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在包辦孩子的學習。比如孩子上課,父母做好筆記,用拍視頻、錄音等各種方式消化課程內容,然后回家再講述給孩子聽。
父母覺得這樣會為孩子省下更多學習時間,但實際上很容易讓孩子變得懈怠、不專注,他們會覺得“反正爸媽會想辦法,課堂上我跑個神也無妨。”
孩子成績出現問題,父母比孩子還要難過,過度包辦孩子學習,孩子反而覺得學習不是自己的事,從而不愿意認真對待。
2.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些家庭中,父母本身缺乏上進心,工作不思進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視孩子情感與智力方面的需要。對孩子沒有明確的行為指導和要求,極少和孩子談話、游戲、講故事,壓抑了孩子的上進心。
3.約束力太差
必須得承認玩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但即使允許孩子去玩鬧,也得對玩有個簡單的規劃。那就是什么時候可以玩,而什么時候是需要努力的,這個是需要家長幫助引導,然后督促孩子去選擇和思考的問題。很多孩子的約束力幾乎是零,對于自己的行為完全沒有任何的控制力。
孩子可能覺得不被約束的生活更輕松一些,所以就會選擇偷懶,之后習慣了懶散的生活,慢慢的就沒了想要上進的心理。因此需要家長著重的去觀察和培養孩子在自我約束方面的能力,只有約束力提上來了,孩子才有可能“放棄”這種懶散的生活方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