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相信很多家長都被“孩子上學就哭怎么辦”這一問題困擾著。其實在我看來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孩子有分離焦慮正,另外一點就是孩子厭學。那么知道原因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上學就哭怎么辦
1.一定要告訴孩子,會來接他回家
有的孩子會以為父母把他送去幼兒園,是因為父母不想要他了,想把他遺棄,于是孩子會很害怕所以會哭鬧。這個時候父母在走之前,一定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并告訴他,放學了一定會接他回家,叫他不要擔心和害怕。
2.父母不要表現出焦慮的情緒
都說情緒會傳染,若是父母表現出焦慮的情緒,那么孩子的心里也會感到很不安,會更害怕陌生的環境,不舍得父母的離開,更加依賴父母。曾經看到過一個現象就是,孩子在幼兒園哭,父母在門外哭,因為父母太心疼孩子了,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3.提前教會孩子文明、禮貌
一個文明的孩子見了老師會問好,見了鄰居會叫叔叔阿姨,見了同學會打成一片。他懂得與人處事的方式,讓很多人和他相處起來感覺很舒服,那么就會獲得友誼。在幼兒園交到好朋友的孩子更愿意去幼兒園。
所以,這也需要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盡早的教會孩子基礎的文明禮儀,比如“你好”“謝謝”“明天見”,同時,盡可能多的讓孩子學會分享,比如游戲玩具的分享、食物的分享……這些,都將是孩子收獲友誼的重要方式,也將成為孩子不會恐懼幼兒園的秘訣之一。
4.教會孩子自理
或許有家長會認為送孩子去幼兒園不就是想著老師能夠照顧自己的孩子,幫忙注意孩子的生理情況。但家長并沒有考慮到老師的感受,自己一個人帶著這么多小朋友,有些孩子可能照顧不到,這種情況不及時處理孩子可能會慢慢脫離集體“軌道”。
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培養出能夠獨立照顧自己的能力,對于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是至關重要的。
5.“我知道你很害怕,那我抱抱你吧,給你一些力量”
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想象力也很豐富,所以很多事情都能讓孩子感到害怕,盡管這些事情在我們成人看來是個芝麻大點的事情。
面對孩子的害怕,我們需要這么說:我知道你很害怕,那我抱抱你吧,把媽媽勇敢的力量傳遞給你。這么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害怕是很正常的情緒,害怕不代表不勇敢。
真正的勇敢是這樣的:允許自己害怕,敢于面對害怕,同時還具有戰勝害怕的方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