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家長面對孩子總是愛哭發脾氣時,生氣又無奈。但是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健全的身心,那么孩子總是愛哭發脾氣怎么辦?
孩子總是愛哭發脾氣怎么辦
1.家長應該允許孩子適當哭鬧
當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正常的情緒發泄并不是壞事,而家長強制性地阻止,容易引發孩子的情緒升級。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你還要哭嗎?等你哭完了咱們再談論這件事。”這就是給孩子釋放情緒的時間。
2.家長與孩子探討如何處理和解決事情
家長不要高高在上地對孩子發號施令、指手畫腳,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作為孩子的朋友與他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
只有站在和孩子一樣平等的角度,他才會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訴父母,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以后也會越來越獨立和自信。
3.家長要創造一個安穩平和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中,大人遇到事情的時候盡量控制自己暴躁的情緒。夫妻之間鬧矛盾了,盡量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如果家人總是大吵大鬧也會影響著孩子。
而且,夫妻之間也要學會開玩笑,讓孩子處在一個開放、輕松、平和的人文環境中。這樣每當孩子遇事的時候,他也學著爸爸媽媽一樣沉著應對,而不是火冒三丈,脾氣大發。
4.事后父母要采取合適的行動
冷靜角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冷靜下來之后去正確地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對還是錯,如果只讓孩子冷靜下來,而沒有讓孩子思考的話,孩子在下一次還會繼續哭鬧下去。
因此,父母在孩子冷靜過后需要有所回應,比如給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一個堅定的鼓勵等等,只有溫柔的對待孩子,孩子身上的戾氣才會逐漸消散,逐漸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總是愛哭發脾氣的原因是什么
1.調節情緒的能力有限
1歲半以前的孩子,還不完全具備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作為家長,需要幫助他調節情緒壓力下的體驗。
當孩子到了3歲以后,他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隨著語言的發展以及以往經驗積累而增強了,此時的他擁有了一定的調節能力,但也并不成熟,因此,在孩子哭鬧或者發脾氣時,你依然需要做他的“情緒調節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調節情緒。
2.因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生氣
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哭鬧是因為現實與他所期待的情況出現了太大的差距。孩子的期待和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孩子沒有辦法接受。這是孩子發脾氣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