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家長教育孩子時常常會有很多困惑,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自覺學習,自己家的孩子不看著就不寫作業,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考滿分,而自己家的孩子就不及格,相信家長的困惑還不止這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還有什么。
小學家長教育孩子的困惑
1、獨立的學習能力缺乏。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總是擔心孩子這做不到,那做不到,什么都給孩子準備好,所以,獨立性學習能力,對小學生來說也就難度增加了!
2、時間觀念的養成。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大部分孩子在時間上,都是拖拉,沒有時間概念,總還是沉淀在幼兒園里,有老師督處,幫忙提醒,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小學的孩子做事那么拖拉,因為他們還沒轉換過來。
家長,和老師平時要提醒孩子,什么時間段要做什么,要完成什么,讓孩子具體知道多少時間要完成什么,并且做到獎罰分明!
3、閱讀,寫作起步難。在小學階段,閱讀,寫作都是一個重要,缺一不可的。閱讀,寫作估計是大部分孩子的一個難題!
4、學習習慣難以養成。小學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自控能力,專注力都不夠,所以總是會被外界的動靜影響,加上孩子本來好動,所以在學習習慣的養成上也就難上加難!
小學家長怎么教育孩子
1、了解孩子需求,不盲目追求虛名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教育孩子時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再給予。千萬不要盲目追求虛名,看到別人給孩子什么就給自己的孩子什么,很可能那并不是他所需要的。
2、善待孩子的自尊
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看得過于弱小,因為沒有哪一個孩子愿意承認自己是弱小的。在成人的心中他們或許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和成人無所區別。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
3、 教會孩子用事實說話
成見是阻礙人們形成正確認識的大敵。準確的判斷來源于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以證據和事實說話,客觀地、中肯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絕對不能心有成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