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考試粗心大意,總是在一些不該出錯的地方上出錯,明明都會,細心一點就能避免的錯誤,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這樣的孩子成績一般都不會太好,家長到底該怎么辦呢?
孩子考試粗心大意怎么辦
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說,如果總是粗心大意,丟三落四,經常隨意丟分,那么孩子從低年級開始背著成績不好的包袱一直到高年級。孩子可能會厭學,也因此影響到將來的升學、工作就業等。
而且在生活中的粗心也會讓生活變得混亂,在身體上也會來帶影響,比如平時運動鍛煉不認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馬馬虎虎過關,對自己沒有嚴格要求。
粗心、馬虎之所以那么難以改變,就是因為我們忽略了造成馬虎的原因,沒有從根源上去改變。
把孩子錯的題找出來,讓他一邊做一邊把思考過程說出來。這一過程叫做出聲思維。認知心理學認為,出聲思維能降低信息加工速度。這是心理學家鄧克爾在1945年提出的認知方法。這個法子對改善沖動型的認知模式有奇效。而且家長也可以通過出聲思維來掌握孩子思維的全過程。
這樣考試粗心大意的孩子能了解到,在哪一個思考環節,自己是跳步驟的,導致答案出錯。這比單純的制作錯題集,或者由家長告訴他,你把題目抄錯了效果要好得多。
思慮型的孩子除了用眼看一遍題目,人家還默讀了一遍題目。而沖動型的孩子就用眼睛掃了一遍就下筆了。這樣就會造成信息疏漏。
所以要破除因為性格造成的粗心,就要強制要求孩子再做多一步,默念題目。這樣就相當于對視覺和聽覺進行了雙重編碼,同時寫答案的時候也默念一遍。就不容易抄錯、抄漏、少看條件了。
孩子考試粗心大意的原因
孩子在知識方面理解的不夠徹底,不能將一個個的知識點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就是屬于一看就懂,一做就錯的。
如果我們讓孩子復述一下所學的知識,他一定是講不出來的。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及時鞏固復習,否則就會一知半解,導致出現差錯和漏洞。
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很多父母覺得還很小,就什么都替孩子做了。這樣就導致了孩子因為缺少做事的精力而缺乏做事的能力和負責的過程,以至于孩子責任心差。
我們要在孩子學習能力方面提高,減少粗心的習慣,這樣孩子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會提高工作業績。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