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粗心大意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考試中就有明顯的體現,面對粗心的毛病,家長不要過于著急,要分析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那么如何改變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如何改變孩子粗心的毛病
1、家長不要動不動就以粗心為理由批評孩子,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考試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類的心理要求上,這樣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錯誤。
2、改變孩子粗心的毛病,家長盡量不要采取正面懲罰的方式,以避免對孩子粗心的強化,而是可以運用正強化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粗心時不去批評他,但是在孩子細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家長此時及時表揚孩子,強化他的細心,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接受這種心理暗示,越來越向著細心的方向發展了。
3、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粗心有時候就是因為責任心不夠強烈,做事的時候就會比較敷衍,這樣難免就會出現一些失誤,在他人看了也就是馬虎了。責任心的培養可以從做家務開始,而且要嚴格要求,一旦要做就必須得把它做好。
4、通過表揚,強化細心。改變孩子粗心的毛病,可以通過對孩子認真完成一件事進行表揚等方式,強化他的細心。為了避免孩子粗心的強化,在孩子粗心時,家長不要去批評他,但在孩子細心地完成一件事后,應及時表揚孩子,以強化他的細心,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接受這種心理暗示,越來越向著細心的方向發展了。
5、幫助孩子分析問題所在。當孩子出現粗心的問題時,父母在提醒的時候要給孩子講出問題的所在,加深孩子的印象,下次孩子就不容易出現相似的問題了。不過在提醒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不要過多的抱怨,只需輕輕的點醒孩子即可。
6、如果一個兒童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就會使兒童養成粗心、馬虎、無序的生活習慣。所以,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創造一種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擺放要整齊,有固定的地點。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
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怎么改善
方法1:想糾正孩子亂丟東西的壞習慣,父母在平時就要教孩子學會收拾并且整好自己的東西,教孩子把物品歸類擺放,而且東西用過之后,要及時歸位。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那么,孩子不但自理能力會提高,還可以養成做事認真細致的好習慣。
方法2:父母發現孩子有丟三落四的習慣了,最好能看一看自己和家庭成員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如果有,一定要努力改掉,因為家長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言傳不如身教,努力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很有必要。
方法3:盡量保持一個規律性的家庭生活,讓孩子起床、吃飯、學習和休息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這種結構化的、可預期的環境能讓孩子覺得舒心和安全,認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方法4:父母不要包辦替代,多試試做個懶爸懶媽。孩子玩玩具玩完了,家長收拾。表面上看來是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事實上,卻給孩子暗示了一個錯誤思想,就是孩子負責玩、玩完不需要收拾,這個觀念形成后,就會對自己的東西沒有關心與愛護的意識。
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對知識的掌握的熟練度不夠,包括這個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晰。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粗心,只是以粗心的面孔被定義,被評價。平時只看過一兩次有個模糊的概念,有很多概念的細節或者有變化。到了考試這種壓力和時間的限制時,人通常本能會選擇自己大腦中最先搜索到的記憶存儲。
原因二:孩子缺少認真檢查的好習慣。也許是因為很多客觀原因,比如孩子的興趣活動比較多,家長安排的作業比較多,導致他們沒有時間好好檢查作業,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檢查的壞習慣。檢查作業也是做作業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孩子卻不引起重視。
原因三:有時家長對孩子要求高,比如考多少分就會受到懲罰等,孩子的心理負擔重,如果太緊張了,一考試就容易出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