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輔導孩子作業脾氣暴躁易怒想必是很多家長都會有的情況,孩子作業不會寫,家長坐在一邊教,家長越教越生氣,最后往往會變得暴躁易怒,結果孩子還是什么都沒有學會,那么,家長輔導孩子作業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呢?
輔導孩子作業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
明確“孩子是作業的責任主體,而不是父母”。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建立這種意識,孩子寫作業永遠是被動的,父母的苦有得受。
所以父母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只能提供一個“有限指導”的角色,提供思路、方法而不是給出具體答案,讓孩子感到學習有章可循,也能體會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反之,由于孩子自身拖拉、懶惰、不上心的原因,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樹立孩子的“責任主體”觀念。
追求輕松、省事是人的天性,孩子亦經常在試探與拓展自己的行為邊界。這就需要與孩子商定一個作業時間表與完成方式,告訴孩子父母的期望與底線,有獎懲措施,養成孩子好的作業習慣,這樣就不會輔導孩子作業脾氣暴躁易怒啦。
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以己心度他人”,或者理所當然地認為就應該如何。如:這么簡單的題怎么還不會呢?我說了多少遍了你怎么還記不住呢?為什么別人都會、就你不會呢?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很多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孩子看來是很難的。或者心情、情緒等都有原因。了解了孩子的感受,讓他們有表達的機會,可以發現很多時候是不應該發脾氣的。
家長在輔導的時候如果經常干涉孩子的寫題過程,并且對于作業的完成有很多的不滿,經常輔導孩子作業時脾氣暴躁易怒,情緒上也不能平和下來跟孩子交流,會讓孩子在完成功課的時候時常處于緊張狀態。
處于緊張狀態的孩子的身體警覺性被喚起,大腦處于戒備狀態,時刻準備著逃跑或者戰斗,甚至在敵我雙方力量過于懸殊的情況下會僵住“假死”。
這樣的狀態下孩子不但學習效果差,還會增加雙方的情緒沖突,如果長此以往孩子會對于學習產生畏難情緒,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評價低等負面的學習特質。
家長輔導功課常常出現在小學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在認知水平,注意力,記憶力方面都處于一個發育階段,并且每個孩子發育的程度有快有慢,這時候的孩子和父母的差異很大,父母覺得非常簡單的題目孩子可能會反復犯錯,如果這時候我們用成人的視角,成人的標準去判斷孩子是不是認真學習了,是不是學習好是不恰當的。
輔導孩子作業脾氣暴躁易怒的時候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干擾,不要看到一個錯題就馬上糾正,可以在一個單元時間內或者一個科目結束時統一處理,輔導作業時盡量保持情緒平和,有時候可以先暫停一下,讓平靜下來再和孩子交流,輔導孩子的目的是通過功課使孩子能掌握學業上的新知識,所有能實現這個目的的辦法都可以嘗試。
親子之間寬容平和的情緒交流是促進孩子保存好奇心,培養學習內驅力的基石,需要父母重視和孩子之間情緒和感受的表達方式是否讓雙方能接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