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從心理學來說孩子缺乏安全感及時在人際關系中不容易得到尊重,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保護,所以孩子產生了缺乏安全感的情況。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表現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要盡快培養出孩子的安全感。再次之前,建議家長要先找到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這樣更便于家長對癥下藥!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1、家長對孩子管的太少
尤其和小朋友發生矛盾的時候,孩子被欺負了,父親母親不管不顧,或礙于面子不好對親戚或朋友的孩子進行溝通,這樣孩子會感覺受了極大的委屈。一次兩次還好,如果總這樣,孩子就會確實安全感,認為父母不可以給他做主。
那么孩子的性格也會產生變化,要不變得很厲害,你不管我我自己管,要不變得膽小,任由別人欺負。
不管是誰的孩子,如果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家長介入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公平的給孩子解決,對與錯是與非都明白。這樣孩子不但會知道什么是對錯,也會感受到父母是自己的依靠。
2、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的父母總是太過寬待孩子,認為和孩子是好朋友,反而是父母的教育沒有了分寸,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這時,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很好欺負,變得無法無天,反而更沒有了安全感。所以說,父母應該適當的給孩子一些威嚴,讓他們變得更有責任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如何解決
1、適當的與孩子進行交流
在睡前陪伴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一些白天發生的趣事,讓孩子也分享一些自己遇到的開心的事情,這樣可以拉近孩子和家長的關系,從而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2、為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和諧的夫妻關系是家庭幸福的最高境界。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首先家長要加強自我修養,從培養自己的安全感入手。對孩子的完全接納,無條件的信任和尊重。我們必須非常注意我們的面部表情。
當一個孩子看到父母的臉,他就看到了自己。如果他看到他的母親平靜、能干、可愛,她也會有同樣的感覺。他看到媽媽臉上焦慮、悲傷、憤怒的表情,他想他也看到了。這就是鏡像論,相生自心。
3、家長一定要做到誠實面對孩子,信守承諾
當媽媽有事外出,千萬不能偷偷溜走,而是要如實告知孩子外出原因,以及何時歸來。不用說幾小時,因為孩子聽不懂,但可以以孩子的生活節律為標準,比如,告訴孩子“媽媽在你吃晚飯的時候/洗漱準備睡覺的時候/做游戲的時候回來。”而且一定要信守諾言,言出必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