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知道安全感對孩子的重要性,也知道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了要盡快培養孩子的安全感。但是,卻很少有家長能真正了解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哪些。其實我認為我們要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首先是要知道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盡早發現孩子有無缺乏安全感的情況。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哪些
1、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
稍微有點不順心的地方,就會和自己周圍的小伙伴發生沖突,甚至是拳腳相加,如果父母去勸告的話,那么孩子就會把攻擊的對象轉移到大人身上,或者是用大聲哭鬧來抗議。
2、在外人面前過度害羞
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容易引發自卑、敏感等心理問題,喜歡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哪哪都不行,總之非常不自信。這種心理造成的最明顯后果就是孩子在外人面前十分害羞,無法落落大方的介紹自己,別人問他問題,他也回答的支支吾吾的,看著讓人十分著急。
3、睡眠質量差,容易哭醒
有些小朋友睡眠質量不好,而且睡覺的時候還經??扌?,有可能是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做惡夢導致的,當家長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安撫孩子,讓孩子在你的身上找到安全感。
4、吸吮手指
孩子往往一到陌生的環境就會吸吮手指,就像大人有時候玩手機掩飾自己一樣,一般3到5歲的孩子吸吮手指的行為最普遍。當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會用這種行為尋求心理安慰,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種行為,一定要引起重視,加以引導,一旦養成習慣,以后就很難改正了。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么辦
1、誠實面對孩子,信守承諾。
當媽媽有事外出,千萬不能偷偷溜走,而是要如實告知孩子外出原因,以及何時歸來。不用說幾小時,因為孩子聽不懂,但可以以孩子的生活節律為標準,比如,告訴孩子“媽媽在你吃晚飯的時候/洗漱準備睡覺的時候/做游戲的時候回來。”而且一定要信守諾言,言出必行。
2、尊重孩子的意見,肯定孩子的觀點
孩子安全感的缺失,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長對于孩子的忽視。這種忽視,并不是說對孩子身體上的忽視,而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忽視。很多家長都犯有這樣的錯誤,通常覺得孩子的意見、建議、觀點等都是“兒戲”,從而不愿意花時間考慮孩子的意見,不愿意和孩子“平等討論”等等,這其實就是一種不尊重孩子的行為。
而這種行為就會導致孩子產生一種“我在家長心里不重要”的錯誤想法,從而讓安全感如開閘瀉水般的流失。
所以,家長要想彌補孩子流失的安全感,就要擺正自己的姿態,當孩子在某件事或某種情況下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的時候,家長就需要以平等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的主觀想法,這樣孩子才能夠感受到一種受重視的感覺,才會讓安全感不再流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