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我們發現孩子在做事或者在做作業時候,孩子做錯了,父母就認為這孩子怎么如此不認真呢?如果孩子在同一件事犯同樣的錯誤,父母就認為這孩子也太粗心大意了。那么對于粗心大意的孩子該怎么辦呢?
對于粗心大意的孩子該怎么辦
從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起。對于粗心大意的孩子往往是生活不拘小節和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孩子。家長應從生活小事抓起,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甚至一件物品的放置、學習物品的整理、飯前洗手等這樣的小事都要嚴格要求。只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粗心大意的孩子,平時做作業,一個數據的運算,每個步驟的書寫,都要認真、規范;整理筆記時每一個符號都要標準,平時書寫任何沒有把握的字都要查字典,乃至筆畫都要規范。只有這樣,才能養成細心的習慣。
孩子對一件事的粗心大意,很可能是他并不重視這件事,也并不認為這是自己的事。孩子在成年之前,生活在家長的庇護之下,很多事情對孩子來說,是家長認為很重要,家長要求孩子認真做好,而孩子并不覺得重要,因此,這就產生了兩種認識,孩子覺得不重要,也就完全可能粗心大意對待這件事。重點是,如何讓孩子認同家長的觀點,并重視起這件事。
孩子不是家長的附屬,我們也不可能替孩子包辦到底,從小給孩子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從小開始自己學會做好,這是一個習慣培養的過程,也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
對于粗心大意的孩子,家長不要急,要對孩子保持耐心,做好持久戰的準備。改正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不是一時半刻能糾正過來的,千萬急不得,越急越容易起到反效果!作為家長也是教師的我跟能理解每一位家長和老師的心情,千萬別因為孩子粗心毛病,一兩次就忍不住對孩子打,罵!
對于粗心大意的孩子,家長要多給與鼓勵,幫其改正。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批評指責孩子粗心大意,而應該多鼓勵孩子,與孩子耐心交談,在肯定孩子好的方面的同時,指出問題錯在什么地方,有的放矢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教給孩子改正的方法。如果父母一看孩子出現錯誤,就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就會產生畏懼情緒,心理壓力過大,造成對學習的厭惡情緒,更加重粗心大意情況的發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