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孩子到了二年級做題粗心大意的習慣就頻繁發生,經常性的不是字寫錯了,就是加減符號算錯了,那么對于二年級孩子做題粗心大意怎么改善呢?
二年級孩子做題粗心大意怎么改善
粗心這件“小”事是孩子從小慢慢被養成的習慣。“二年級孩子做題粗心大意”只是孩子粗心的習慣在學業上外化出來了,你可能會發現,他寫作業的時候容易犯錯,日常生活也容易丟三落四,雖然不是大毛病,但卻總讓你很煩心,如今更是在學習上讓你頭疼。
二年級孩子做題粗心大意,要多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因為上課不認真聽,題做不好,這對孩子也是一種打擊,孩子會覺得反正我也不會,那么久而久之對題目知識點點掌握就會脫節。所以多給孩子鼓勵讓他發現掌握這些知識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而且他也可以聽懂老師的課,這種信心就會慢慢建立起來了。
二年級孩子做題粗心大意,要強化孩子的責任心。要培養兒童的責任心,家長光靠說教不行,還得身體力行,親自做示范,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自己必須首先做到。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干好了給予鼓勵或獎勵,干不好應要求他重來一遍,直至干好為止。長期堅持下來,持之以恒,孩子的責任心會大大增強。
端正學習態度。不少學生認為粗心只是一時的毛病,只要考試時小心一些就可以了。家長應該認識到一絲不茍不僅是細心的問題,是一種學習態度,也是一項基本功。
粗心與孩子的學習態度有關,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家長們千萬不要以為粗心是件小事,要在心里樹立一個信念——細心是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粗心是不端正的學習態度造成的。
狠下功夫,養成細心的習慣。平時做題時就應該何處馬虎,就在何處找原因,找克服的方法。天長日久,就會改掉馬虎的毛病。
二年級孩子做題粗心大意,要給孩子一些練習的機會。孩子在養成一種習慣的時候,是需要時間的。一般來說21天為一個周期。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給孩子重新搭建記憶。這種練習就是把一件事情拆成幾個細小步驟,分細小步驟讓孩子去練習。比如:孩子在做數學題的時候,第一步是要充分理解題目的意思;第二步再開始算;第三步算完后再檢查。
很多孩子粗心,就是因為沒有檢查。當孩子用以上這幾個步驟去重復練習的時候,孩子就會養成習慣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