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膽小不敢大聲說話其實往往是孩子的心理不夠自信在作祟。因此,在哈子剛開始有這些表現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進行一些引導教育,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和生活都會有很多正向影響。那么到底孩子膽小不敢大聲說話有什么好方法呢?
孩子膽小不敢大聲說話有什么好方法
1、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響亮表達
孩子年齡小,不能很好的分辨對話中音量的高低。這個時候,父母要有耐心的鼓勵孩子用清晰響亮適中的聲音來表達。
例如:叔叔(阿姨)好,我要買…“根據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反復去表達。等孩子熟悉后,他會更樂意的去表述。而且,響亮的表述,有助于增加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哦!
2、家人要給予孩子暗示
如果家里的孩子非常膽小不敢說話,那么家人在外面與別人交談的時候最好不要說”我家孩子就這樣,膽小“,”他見到外人從來不說話“這樣的言語。
因為孩子在自己的身邊,如果總是說這樣的話就會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讓他們感覺自己就應該沉默寡言。所以家長們應該用鼓勵的方式去讓孩子說話,經過幾次的聯系只對這種打招呼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這樣才不會出現膽怯的情況。
3、父母要適當的活躍家庭的氣氛
實際上,有些家庭的氣氛,真的不是很適合孩子的成長。尤其是那些感情不和的家庭,真令人擔憂。所以,建議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話,最好是定里的氣氛是和諧的,健康的,積極的,向上的。這樣,孩子就不會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而變膽小。
多接觸新環境。孩子因為膽小和害羞是因為沒有接觸到更多的環境,他只是習慣了自己活動的那個范圍,如果離開那個范圍,就會覺得害怕和緊張。所以,家長可以適當經常帶孩子到一些新的環境下,去玩,去感受,孩子就不會再害羞害怕了。
4、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有沒有”父母就是天,孩子只能仰望我們“這樣的狀態?父母總是希望在孩子面前豎立尊嚴的一面,然而,尊嚴不是唯我獨尊,而是雙方平等。
所以,父母可以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在一定安全的范圍內給孩子自由選擇權,無需事事聽從父母的安排。從小到大所有的事都被父母安排慣了的孩子缺乏自主精神。
孩子只知道遵從家人,毫無自己的想法,又怎樣會勇敢呢?孩子自身的成長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父母不需要時時刻刻提醒孩子該如何做,更不需要時時刻刻糾正孩子的錯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