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勤勞又勇敢,但是有很多孩子父母讓干什么,偏偏不去,甚至說讓孩子出去玩,孩子都懶得動,讓父母感到非常的頭疼,那么孩子懶惰心理原因有哪些呢?
孩子懶惰心理原因
1、父母的嬌慣
有的孩子不想做體力勞動,有的則不想去想,這也是父母嬌慣所產生的。有的父母太過嬌慣孩子,擔憂自身的孩子做體力勞動不太好或自身忽略體力勞動,不許孩子還有機會從業體力勞動;有的父母為孩子考慮到過多,擔憂孩子過多動腦會危害發展,不許孩子有自身獨立思考的機遇。那樣,孩子們就會漸漸地越來越懶惰,不愿做一切事兒。
2、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包辦代替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關懷和萬事都包辦代替,是形成孩子懶惰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些父母將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分大小難易,一律都不需要孩子動手,經常如此、當孩子能動手自己做的時候,也會故意撒嬌,對自己做事失去信心而懶得去做。
3、沒有時間觀念
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日常起居沒有秩序,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忽視了時間觀念的培養。比如孩子上學要遲到了,家長一直在催催催,孩子反而更不著急,因為孩子認為時間有父母幫忙把握,肯定不會遲到,造成孩子時間觀念越來越淡薄。孩子意識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很容易浪費時間、懶惰成性。
孩子懶惰怎么辦
制定適當的計劃
懶惰不只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是人的天性。要改掉孩子懶惰的毛病,只能循循善誘,可以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只要一天完成定量的學習任務,就給獎勵,讓他嘗到甜頭,日久天長,就會變得勤快了。
2、鍛煉孩子
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可以辦到的劍三事情。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都會擔心累到孩子,甚至是衣服都會幫孩子穿好,這樣的話其實并不好。作為家長要鍛煉孩子,讓孩子做簡單事情,如穿衣等,讓孩子多嘗試多學習,自然就會減少孩子的依賴。
3、為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懶惰,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們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到,你希望孩子能夠養成的品質,自身就應該擁有。
想要孩子勤奮,首先我們自己就不應該是一個懶惰的人,否則連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還怎么去要求孩子做到?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尤其如此。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