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打人是不文明的行為,不管是孩子和朋友之間的玩笑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夫妻之間的相處,我們都不支持有打人的行為發生。所以為了更好的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當孩子出現打人行為之后我們需要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那么孩子經常打人怎么教育呢?
孩子經常打人怎么教育
1、家長不要給孩子貼上“打人”的標簽。
很多孩子只是隨意的打一下,并非有意識的真打人。孩子小表達能力差,有時候生氣了有可能通過打人來表達自己。而孩子的這種行為卻被很多父母誤認為是孩子學壞了,因此而被訓斥,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父母觀察孩子,如果是因為生氣了或者著急了,家長可以試著問問孩子“你是不是生氣了?”“你是不是受委屈了?”等。當家長正確地表達了孩子的想法之后,孩子就不會打人了。
2、先理解,后引導。
對于孩子經常打人的行為,家長應該先給予理解,避免孩子在激動的情緒狀態之下做出更多不理智的行為。我們要先表達對孩子的肯定,讓他們知道父母是能夠理解他們的,然后等到孩子情緒穩定之后再進行引導,教會孩子其他的情緒表達方式,打人并不能夠真正的解決問題。
3、向孩子詢問事情發生的起因和過程。
但是不要用質問的語氣說:“你干嘛要打人?”這樣只會嚇著孩子,導致他不愿意說實話,所以家長詢問的語氣一定要溫和。有時候事情不是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發生的,家長還可以聽聽對方小朋友是怎么說的,不能只聽信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
4、讓孩子學會道歉。
很多家長都不太重視道歉的過程,其實孩子經常打人的行為出現后最正確的方法就是立即向別人道歉,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告訴孩子犯錯并不可怕,犯錯后學會道歉才能取得別人的原諒。
5、教會孩子發泄不滿情緒的方法。
孩子經常打人的行為為什么會發生,是因為孩子也是會有心情很不明朗的時候的,家長要教會小朋友發泄自己情緒的正確方法。比如,告訴孩子,要把自己的壞情緒跟爸爸媽媽講敘,而不是憋在心理,因為不開心的原因造成打人的情況。
其次,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她轉移注意力,多帶孩子出門去走走,或者通過玩游戲的方法轉移,幫助孩子重獲好心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