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大聲讀書好處多多,可以幫助孩子快速記憶,讓孩子更好的理解朗讀內容,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所以,當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的要求孩子大聲的朗讀。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讀書也反映著孩子的性格和學習興趣出現了問題,因此我們要重視這個問題。那么孩子不愿意大聲讀書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意大聲讀書怎么辦
1、讀前要先理解
孩子不愿意大聲讀書那我們就要告訴孩子:大聲朗讀不是為了死讀書而讀書,盲目著急的開始,囫圇吞棗的過程,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朗讀之前,家長要更多地參與進來,幫孩子一起做好功課。
比如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多義字,先學會它們的讀音,理解其在本篇的含義;比如對于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先大致進行了解;比如孩子因為閱歷有限不能感知文章某些句子的意思,家長就要帶著孩子來梳理一下,讓孩子嘗試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朗讀。
2、創(chuàng)造機會,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
給孩子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務,比如擺碗、盛飯、給爺爺拿眼鏡、到信箱拿報紙等,他做到了就表揚。有時也幫他做一些比較困難的事,如洗手絹、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會做了更要大為表揚,樹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覺要讓他自己穿脫衣服,鍛煉獨立性。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可以給孩子設計一個具體的“教育活動”,只要這些“活動”的目標適中可行,是孩子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那么“活動”結束后孩子就會有“成功后的喜悅和體驗”。
但是,在設計“活動”時有幾條原則是一致的:
一是、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要設計孩子愿意做的“活動”。例如,已經上初中的孩子,你給他設計做游戲的“活動”就不合適。
二是、要迎合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要設計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孩子積極參加,就能充分發(fā)揮他潛在的能力。例如:喜歡畫畫的孩子,你給他設計“兒童電子琴”比賽的“活動”就不合適。
三是、要從孩子的實際能力出發(fā),不要急于求成,要把任務定在孩子“經過努力是可以完成”的水平上。
3、模仿朗讀
如果孩子不愿意大聲讀書,家長可以把孩子之前聽過的朗讀故事,形成書面文字,讓孩子照看,試著模仿之前讀者的朗讀,如果孩子不敢開始,家長可以陪同一起朗讀。 然后慢慢轉為一人朗讀一個角色,交替進行,最后實現由孩子自己獨立朗讀。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