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面對外部世界的誘惑時,內心總是蠢蠢欲動的,想要得到又不知如何得到,所以就會出現偷錢的想法,當家長意識到孩子的這種心理時,我們要及時的制止或引導,不過也需要注意方式,不然很可能達到相反的效果。那么18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呢?
18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理性看待
18歲孩子偷錢的行為,這在孩子的階段是很常見的,這就像是每個孩子童年時必犯的錯誤一般,不犯點這樣的錯,沒有這樣的經歷,好像童年不完整似的。不過呢一個孩子的童年,并不代表他的未來。
2、正視問題
孩子偷拿錢是一個錯誤行為,家長必須教育、引導,甚至懲罰。首先我們確認孩子偷錢這件事情的性質,是為了客觀、辯證地來看待這件事,避免過于緊張、過度夸大事情的嚴重性,由此,采取過激的方式處理事情,從而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3、教育孩子問題的嚴重性
家長需教育孩子不該偷錢,更不該有“不擇手段”這種想法,這種不負責、自私、無原則的做法是不能被認同的。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要用合理的方式,而不是不擇手段地達成自己的目的。
4、讓孩子學會花錢
家長可以找個時間,陪孩子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我們可以列好清單,大概預算,讓孩子看商品單價、挑選、稱重、結算、付款。在家庭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學會如何控制預算,學會知每一分錢究竟用在哪里。
18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1、物主權不清晰
孩子內心對物品歸屬權沒有明確的定義,分不清“偷”和“拿”的區別,如果小時候看到喜歡的東西直接拿走,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沒必要大驚小怪,沒有及時制止教育,而選擇放任自流,那么孩子的膽量增大,欲望增強,當他們對錢有了興趣后,就會理所當然地“拿走”,逐漸養成偷竊習慣。
2、沒有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
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并適量給娃零花錢,或者讓孩子通過自身的努力,比如做家務等方式賺取,而不是孩子要什么都覺得沒必要,長期以此,孩子沒有得到內心的滿足就會做出偷錢的行為。
3、對偷錢沒有認知
孩子在生活中沒有接受過“偷”這種行為的引導,自然也就不知道偷錢行為的嚴重性,他們可能只是認為自己拿了父母的錢,沒有告訴他們而已。
所以說,父母在生活中要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叫偷盜,在現代社會是違法的,成年后如有這樣的行為,嚴重者是需要判刑的,讓孩子明白其危害性。同時,告訴孩子,父母對此事的看法,讓他看到父母的態度,意識到我們很重視這樣不好的行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