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也有很多的初二孩子自制力不是很好,那就很難將自己的成績提上去,對于這些不是很自律的孩子在,我們家長就是要培養他們自律,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初二能有所改變,那么初二的孩子不自律怎么辦呢?
初二的孩子不自律怎么辦
1、養成自我暗示的習慣
自我暗示,能逐漸讓初二的孩子養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起到了自我約束和強制的作用,進而增強自控。學生們可以找幾張小卡片,分別寫上“別走神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之類的話,貼在自己最容易看見的地方。
比如鉛筆盒里、桌子上,它們隨時都會提醒你別分心。聽課時,針對老師所講自我設問,用問題來使自己集中注意力。養成自我暗示的習慣,會強化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在潛意識中達到自我控制,增強自己的控制能力,以此達到自律的習慣。
2、要改變說話方式
家長和初二的孩子說話時,要注意不嘮叨、有事說事。比如,孩子下午玩手機很長時間,你說話時要尊重事實:你今天下午玩手機兩個多小時,放下手機休息一下。這樣孩子不能反駁你。如果你說:整天就知道玩手機,就沒見你學習有這樣上心。孩子不和你爭吵,只能說明是好孩子。
3、讓孩子與每天的自己進行比較
對于在初二不自律的孩子,那家長先與孩子溝通學習的重要性,明確學習對其自身未來發展的意義;給孩子規定好具體玩的時間,而且一定堅持放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 讓孩子自己與自己比,昨天堅持40分鐘,今天能不能比昨天多堅持10分鐘等。
一旦孩子下了功夫,成績有些許提高,就多鼓勵多表揚看到自己的進步了,才會更有自信,也才更有動力再下功夫,進而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也會更加自律了。
4、制定規則,賞罰分明
若是碰到自家在初二不自律的孩子,那家長要坐下來與孩子制定生活和學習的基本規則,例如幾點起床,幾點睡覺等等一些基本的生活規則,還有就是要按時完成作業,讀書的時間等學習上的基本規則。
同時與孩子一起協商建立獎懲制度,如果違反了規則就要進行懲罰,如果堅持了一段時間沒違反制度,那要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在孩子心里就形成了制度和規則。同時獎懲機制又會進一步激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