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越大就越是需要和外部進行一定程度的人際交往,而這種交往的技能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步提升的,但是有些孩子不擅長與人交流,面對陌生人總是容易緊張,這就需要家長配合孩子進行一些鍛煉提升。那么孩子不愛接觸外人怎么辦呢?
孩子不愛接觸外人怎么辦
1、多表揚、多鼓勵。
在日常和孩子相處過程中,家長不要指責孩子太老實、沒出息,更不要當著外人的面說孩子不大方、見不得人等。這種責備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反而使他們更加退縮不前,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增強其自信心。
2、允許孩子多嘗試
很多家長對孩子事事包辦,就連穿什么顏色的衣物也會幫他做決定,孩子慢慢失去自我,就會變的孤僻、不合群。
在孩子與人相處中,就會變得不愛接觸外人,所以家長平時要允許孩子多嘗試新鮮事物,允許他在生活中犯錯,多給孩子留一些私人空間,這樣他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去嘗試和同齡人交往,膽小懦弱的性格才會逐步發生轉變。
3、給孩子建立合適的交往環境
家長想要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改善孩子不愛接觸外人的習慣,父母首先要經常與人打交道,多邀朋友來家里玩,多帶孩子出門去,去到各種公共場合,見識各種人各種事。孩子和越多的人相處,見識到多種性格的人,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就越強。
在孩子與人接觸的機會中,父母可以給予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和規則,包括怎樣待人接物,怎樣與小朋友友好相處,怎樣向別人提出請求更合適等等。
4、對孩子的要求適當放寬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苛刻,孩子也會漸漸地對自己的要求變得更高,所以做事情變得更細致。但細致的背后,孩子心思會變得細膩、敏感,容易察覺到別人態度轉變,臉皮也會跟著變薄,而交際偶爾是需要厚臉皮的,別人越是拒絕越應該讓別人看到自己更好的一面,而不是退縮。
5、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跟小朋友或者外人在一起玩也不例外。家長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喜歡他,都喜歡跟他一起玩;然后每次他參加社交活動時,我們都可以適當地稱贊孩子做得好的行為。
當孩子學會大膽表達時,他就更容易與他人交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他的推理能力和判斷力越強,他也就越能分享,越能找到解決小問題的方法,甚至越能控制自己等待時機的沖動。一個自信的孩子總是喜歡跟別人分享他的想法,自然而然就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也就不怕與外人接觸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