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在成長途中犯錯時難以避免的,但是卻有不少孩子做錯事不承認,還推卸責任,為自己辯解,家長的道理教育也是很難說服孩子的,所以一定要尋到適合的教育方法,那么小孩子做錯事不承認錯誤怎么教育呢?
小孩子做錯事不承認錯誤怎么教育
1、教育方式要誠懇
有的父母在發現孩子犯錯后,往往丟掉了誠懇的態度,用粗暴的語言批評孩子,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響了親子關系,而且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變本加厲地找到很多理由進行自我辯解。
因此,父母在批評孩子時,態度一定要誠懇,本著重動機、輕后果的原則冷靜地處理問題,只有讓孩子把話聽進去,孩子才會樂于接受。
2、家長要有同理心
小孩子做錯事時,如果家長采取訓斥、打罵,孩子就會更加恐懼、害怕,這樣孩子下次再犯錯誤的時候,為了躲避家長的懲罰,孩子就會采取死不承認錯誤的態度。
若是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如果能好好跟孩子溝通,允許孩子犯錯誤,蹲下來慢慢詢問事情的原因,并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孩子的感受,并認真給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孩子就會跟家長說真話,家長說的話、提出的建議孩子也才能聽進去。
3、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
當小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冷靜下來,不要隨便的亂發脾氣,要及時的去和孩子溝通了解事情經過明白孩子在這件事情上的立場,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真的是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承擔責任,思考該如何補救,不要一味的讓孩子去彌補錯誤。
4、鼓勵孩子承認錯誤的行為
小孩子犯錯總是難免的,當孩子跟家長說自己犯了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并且要獎勵孩子這種行為不要一味的去批評孩子,當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夸贊孩子,這樣孩子以后再遇到事情的時候才敢勇于面對。
5、讓孩子在犯錯和改錯中成長
小孩子犯的錯誤五花八門,但是歸類起來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家長必須予以立即糾正的,比如:不講衛生,以大欺小,或者是不懂得愛護公共設施等; 另一種是孩子能夠自己糾正的,比如:如何適應生活環境、遇到困難、挫折怎么辦等。
對于前者父母要從小就要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種做法要盡早,而且孩子越小效果就越好;對于后者孩子如何適應生活的環境,要讓孩子自己慢慢適應,孩子遇到困難、受到挫折,要先讓孩子自己解決,孩子實在無能為力的父母才伸出援助之手,讓孩子吃點苦頭對孩子有好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