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在平時自己的東西用完不知道歸位,寫完的作業不知道收起來,等到開學家長就要經歷一次給孩子找東西的過程。其實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和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么作為家長,孩子上學老丟東西怎么辦呢?
孩子上學老丟東西怎么辦
小孩上學老是丟東西,說明小孩子有丟三落四,記性不好的習慣,也不懂得珍惜。你要培養小孩歸納東西的習慣,東西從哪里拿的就放回哪里去,及時整理自己弄亂的物品,而且有順序地歸納好。也要讓小孩認識到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可貴,是來之不易的,需要自己去珍惜的,不可隨意丟棄。
孩子經常丟東西,看似小毛病,其實正好戳中了家庭教育的痛點:孩子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丟東西的孩子,常用物品擺放雜亂無章,而“找不到”,其實也是一種“丟”。久而久之,孩子便對丟東西習以為常了,自然會讓家長抓狂。
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生活難免忙亂一些,但家長要有意識地保持家庭環境的整潔,養成東西使用完放回原位的好習慣,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要好好教育孩子這方面的問題,要告訴他,不是所有的東西丟掉了還能找回來,要告訴他后果,在有就是平時鍛煉孩子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什么都替他做好,這樣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有依賴心理。而且總是丟三落四的。如果讓他們親自動手的話。慢慢的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
孩子上學老丟東西怎么回事
1、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自立意識
很多寶媽平常照顧孩子總是無微不至,甚至在孩子四五歲時候仍然包辦孩子身邊的所有事物,本意是讓孩子不需要操心,其實也剝奪了孩子獨立意識的建立,這也是一種不信任孩子的表現。
孩子從小就沒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一種觀念,什么事情都依賴爸媽,爸媽替孩子做的多,孩子會做的就少,所以生活經驗就會比較少,到了幼兒園或者小學,孩子自立性就會比較差。
2、家長沒有讓孩子養成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不僅要學會自立,而且還要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生活中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是可以放開手讓孩子獨立完成的,若長時間管著孩子,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會特別差。而且等到某一天,父母若突然不管他們了,他們會很難適應的。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管理意識,讓孩子學會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學會管理自己的行為、語言、所屬物品等。比如玩手機要有時間限制,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見到人要主動打招呼,說話有禮貌,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長時間下去,孩子自然就會養成一種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