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初中突然有懶散的行為出現,主要是孩子對生活、學習的認知而產生了偏差,然后就讓自己在初中不再認真對待學習,他們很難去努力起來,那么初中生的孩子太懶散了怎么辦呢?
初中生的孩子太懶散了怎么辦
1、不要讓借口欺騙你的大腦
在自己每次不想學習的時候,就需要留意一下自己找的借口。比如你在學習的時候,總喜歡告訴自己,再刷5分鐘“某音”、再打一盤“王者”就去學習啦!當你也遇到這樣的狀況時,你需要做的是,告訴自己,我只要再學15分鐘就可以玩手機。當15分鐘到了的時候,你可以說,不然我再學15分鐘。
2、給孩子制定努力的目標
有的初中生孩子就是很懶散,不想干活,總想要一些好吃的好玩,這樣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些要求,制定一個目標,即孩子想要巧克力,那就把家里的床鋪都整理整理,完成好了,就可以獲得巧克力了,或者是完成一些繪畫作品等。但是家長要注意,可以把吃的東西換成書籍等,幫助孩子學習,以此消除懶散習慣。
3、興趣是勤奮的動力
一個人對某項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就有個孩子原來對課本學習不感興趣,上課不愛聽課,喜歡做小動作,隨便講話。在家里也是什么事都推給爸爸媽媽做,自己不動手。
但他卻愛飼養小動物,于是爸爸便有意給他買一只小狗,每天讓他給小狗打理生活。由于他的興趣得到合理引導,使得他不僅在學校其他課外活動中主動積極,而且在家中也逐漸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
4、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
對于懶散的孩子,先讓孩子做自己擅長的功課,再做較差的功課,先做簡單的,再做難的功課,先易后難,先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就算真的不會也不要抱怨孩子,我們做家長的就是要多鼓勵孩子,耐心的跟他講。
5、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收拾自己的圖書和玩具,削鉛筆、整理書包、做值日。對于初中生來說,就比如收拾自己屋子、洗自己的衣服和鞋子、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可以解決自己吃飯的問題等。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自己面對的問題,所以,從現在起就試著自己來做做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