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應該都有過家里莫名其妙多出一些東西的體會,這是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孩子物權意識模糊,如果家長在小的時候,沒有及時的糾正孩子,就會導致孩子養成習慣,那么孩子偷別人手機家長怎么處理呢?
孩子偷別人手機家長怎么處理
首先一定要確定是自己孩子偷的,千萬不要冤枉了孩子,如果真的是自己孩子偷的,不要用打罵來說服教育。一定要把道理給孩子講清楚,讓他她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告訴她偷東西是不對的行為,如果真的需要什么,可以跟父母來商量。
孩子拿了別人的手機,家長知道這個情形之后,應該帶著孩子找到當事人,賠禮道歉,求得對方的原諒。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 自己做的事情應該由他來承擔這個責任。
在這個時間,家長千萬不要去責備孩子,先去安慰孩子,因為這個時間孩子內心也很慌張,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因此,處理完失主的事情之后,做為家長再去好好跟孩子做進一步的溝通。
理解孩子。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他沒有這個意識,他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
所以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如果孩子確實偷拿,要鼓勵他勇于承認。如果確認孩子的確是偷了別人的東西,父母需耐心引導他承認其行為,并告知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要積極引導孩子勇于承認錯誤、接受批評,告訴他偷東西已經不對了,如果還不誠實的話就更不對了,媽媽希望你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孩子偷別人手機是什么原因
1、家庭原因
父母或者孩子的長輩從小就沒有給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就好比父母都是比較喜歡拿別人東西,或者是愛占小便宜的人,身邊的孩子就會模仿。
另外孩子身邊的小朋友,關系比較好的那種,如果有愛拿別人東西的習慣,甚至是在他們的教唆之下,也會慢慢的沾染上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
2、可能是由于孩子內心有需求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帶一些東西回家,是因為他們內心對這種東西有一種渴望,有一種需求,渴望這東西成為自己的。可能在家長在家的時候,孩子就已經問父母要過這些東西了,但是家長并沒有在意,或者說沒有滿足孩子而拒絕了孩子。
這個時候孩子對物品的這種需求心理就沒有得到滿足,沒有得到滿足的話,孩子其實還是存在一種渴望的,這時候就可能通過打開別人的東西拿走別人的東西來把這種欲望給填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