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五六年級的孩子正是貪玩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和心智都處于發展期,偶爾也會有叛逆的現象出現,時不時的會喜歡耍個性,和家長頂嘴等。五年級也是小學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時期,很多孩子成績下滑退步都是從五年級開始的。那么五年級的孩子應該如何教呢?
五年級的孩子應該如何教
1、要經常進行親子溝通,形式要多樣化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最不注重的就是親子溝通的方式方法,一般都習慣用說教的模式,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反感。溝通的形式有很多種,例如:書信溝通、講故事、爸爸媽媽交替進行等這些方式不僅可以很好的和孩子溝通,還能給孩子接受與思考的空間。
2、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
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都很花費很多的心思,往往會讓孩子產生誤解,覺得他是在為父母而學習,作為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對學習應該有一個很清楚的認知。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他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學習。
3、培養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允許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
五年級是孩子情緒、情感的突變期,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有了是非對錯的分辨能力,所以是培養孩子情緒的關鍵時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當情緒激動的時候不要說話,找到合適的辦法去發泄情緒,比如深呼吸,跑步,打籃球等。情緒穩定之后,告訴大家原因。
4、不要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很多家長都會說“如果你這次考好了,想要什么就買什么。”“考的這么少,還好意思要東西,我都嫌丟人?!鳖愃七@種的話,這種教育只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成績下降,甚至還會自卑。家長要以平常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成績,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5、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中,感覺到自己已經長大了
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五年級的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了,如果還是像對待兒童一樣,那么這種教育方式一定是有問題的。家長要直接地告訴孩子,他已經長大了,要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家長做好家務分工等,讓孩子真正的承擔起家務,從而鍛煉家庭責任感。
6、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有很多孩子在6-10歲的時候會幫助父母洗碗,掃地或者買東西,還有的孩子依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種溺愛最大的弊端就是對孩子過于保護。所以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用最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