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好孩子是我們做父母遇到的最大難題,若是不好的家庭環境極大可能帶來的就是不好的孩子;反之,好的家庭環境教育出來的孩子相對來說是很優秀的,那么作為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
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規范行為,做好孩子的學習榜樣
孩子都是父母們的模仿者,在成長的初期,孩子對于外界的所有信息都會處于一個無甄別的吸收狀態,也就是孩子無法分辨行為的好壞,但都會對他人的行為進行學習和模仿。
而這些信息就會不斷地塑造孩子的三觀和性格行為,并且影響深遠。因此,家長們就要規范好自己的行為,為孩子過濾掉一些劣質的模仿學習信息,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孩子。
2、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么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
3、設立明確家規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須用肯定句來陳述,將家規貼出來。
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定期召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發展的過程,相互尊重,并且一起享受愛的氛圍。
4、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們會有很多不符合常規的幻想。其實這些正是童心的可愛之處,如果大人認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潑冷水,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會讓他們因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很多時候,純真的孩子才有客觀的看法,敢于說出真理。童言無忌。要鼓勵孩子們敢于表達,正面肯定他們的想法。
5、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很多家庭在孩子的事情上都是大包大攬,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事情都是替孩子做決定。其實,孩子也會有自己對事物的認知,他們會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一些東西,比如衣服的顏色,玩具的類型等。
所以只要是不涉及到原則性、正確的的事情,家長都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做決定。包括家里的一些事情,也可以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才會擁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一味接受他人的安排。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