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十幾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一定是知道偷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家長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十幾歲的孩子偷錢是什么心理,孩子為什么要去偷錢,才能去幫助孩子改正這個壞習慣。
十幾歲的孩子偷錢是什么心理
1、攀比心理作祟
孩子逐漸長大之后,有了熟悉的玩伴和同學,會在一起玩耍,有零食也會一起分享。有些孩子在父母給了錢或者買了零食之后,就會向小伙伴或同學炫耀。
孩子都有自尊心,認為自己不比對方差,容易產生攀比心理。為了有更多的零花錢,買更多的零食,孩子可能就會“鋌而走險”,從家里偷拿父母的錢花。
2、不良榜樣的影響
對于有這種行為的孩子,要考慮其背后是否有慣偷唆使。在很多時候,一些孩子為了在同齡的孩子當中表現自己的勇敢,而去嘗試這種冒險行為。另一方面,孩子偷拿家長錢,好多也是因為受周圍同伴行為的影響。看到同伴能夠悄悄地拿到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也就產生了模仿的行為。
3、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心理
十幾歲的孩子偷錢,可能是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心理。每個人生來就有需要,比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對于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剛剛進入青春期,他們非常渴望得到父母、老師、朋友們的理解和支持,這屬于尊重需要。
如果孩子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滿足,比如父母對他們有情感上的忽略,老師經常批評責罵孩子,那么孩子可能會通過偷錢這種不良行為來獲取外界的注意,這是他們的需要渴望得到滿足的表現。
十幾歲的孩子偷錢怎么辦
1、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告誡孩子
孩子行為對錯,父母的價值觀會給孩子提供標準,所以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哪怕是一針一線,也不應該拿別人的。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幫助孩子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事情。
2、嚴肅對待孩子的偷錢行為
父母要嚴肅對待孩子的偷錢行為,但是不能太過嚴厲,更不能斥責、打罵、羞辱自己的孩子。這么做容易造成雙方的情緒失控,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孩子面服心不服,還會讓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父母應該讓孩子感覺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但是不要給他太大的心理壓力,良好的溝通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感受和建議。
3、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
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并幫助孩子制定支出計劃。孩子之所以偷錢,是因為自己手里沒錢,如果給孩子制定一個花錢計劃,孩子只要手里有錢,自然也就不會再犯錯了。對于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應該給予滿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