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無論脾氣多好的孩子都難免會跟父母發生矛盾,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也會有一些家長很不理解,認為孩子和自己吵架就是孩子的錯,不分青紅皂白,更不直面問題,親子關系也會因此有裂縫。那么孩子和父母吵架怎么辦呢?
孩子和父母吵架怎么辦
1、不與孩子爭吵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平心靜氣,以免因為情緒失控矛盾愈演愈烈,孩子對于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遠不如我們成人,很多時候都是直接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
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做好控制情緒的一方,越是生氣激動就越要控制好自己,避免因為自己的動怒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不要和孩子爭吵,是作為家長們需要做好的事情。
2、營造好的家庭氛圍。
平時父母之間就要建立好的關系,保持教育孩子的一致性;如果父母之間的關系也不好,也會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甚至讓整個家庭關系惡化。父母也要營造好的家庭氛圍,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3、家長先控制孩子情緒
當與孩子溝通言辭激烈的時候,家長對情緒的控制管理,直接影響到和孩子溝通的結果,讓自己先離開那個環境,冷靜下,再溝通。
在溝通處理事情的時候,家長試著緩和氣氛,暫時先避開這個話題旋渦,引導孩子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這個想法目前完全不能接受,也讓孩子自己先陳述完,然后再針對他的想法,給予解答以及客觀的評價,再與他商量對策。
4、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溝通是雙向交流,當孩子平復心情,主動和父母交談時,家長要給予他表達的機會。孩子表達心中想法,家長要仔細聆聽,不要隨意打斷。尚未健全的價值觀會使他的觀點和主觀略有疏漏,家長也不要冷嘲熱諷,這樣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聽完孩子的“演講”之后,家長可以先贊同他們的想法,再表明自己的觀點,給孩子做參考。如果是因為犯錯而爭吵,就要指出他的錯誤,并和他商討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
5、就事論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牽扯進其他的事情,更不要拿別的孩子來做比較,覺得孩子不如其他人,因為這樣的比較之下,也只會傷害到他幼小的心靈。
孩子和父母吵架后,如果孩子做錯了,家長只需要指出他做錯的地方,并且針對不同的事件程度給予他一定的批評和懲罰,讓他謹記自己的過錯,而如果是孩子做對了,那家長也要給予一定的獎賞和鼓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