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年級的孩子由于從幼兒園階段剛升入小學階段,很多孩子的上課習慣還停留在幼兒園的階段,上課的時候就會出現搞小動作以及上課愛說話的毛病,那么對于小學一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辦呢?
小學一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辦
1、告訴孩子上課說話的害處
雖然孩子才剛讀一年級,但他卻是非常講道理的,當我們要求他做某件事,或者不許他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理由是什么。
我們要告訴他,一年級是打基礎的時候,這個階段學習的知識是很重要的,如果跟別人說話,就會漏聽老師的話,這樣有些知識就沒有學到。但是,知識之間又是有關聯的,前面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就會影響到對后面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這樣學習中就會有薄弱點了。
2、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3、幫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孩子遇到了聽不懂的地方,會當即打斷老師講課,提出自己的疑問,甚至還會在課堂上和老師討論起來。這樣的孩子,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他們的問題在于,缺乏集體規則意識,不知道什么話應該什么時機說。
4、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要想使幼兒集中注意地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種準備,讓孩子吃好、喝好、穿得適當。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
小學一年級孩子上課愛說話怎么回事
1、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閨蜜的孩子并不是外向性格的人,所以他說話很有可能是因為周圍同學的影響。
在我們上學階段必然也有這種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們性格外向,總是能夠挑起讓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興趣、有討論點的話題。在課堂上一群人也就開開心心的談論,而沒有顧及到自己所處的環境。
2、家長給予孩子的關注太少
很多家長平時都忙于工作,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投入的關注很少,不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是什么。
所以孩子為了尋找平衡,為了準找存在感,他們就會在秩序井然的課堂上講話,希望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所以父母們平時一定要多抽出點時間對孩子進行陪伴,別讓孩子感覺太孤單。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