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難免會犯錯,很多時候家長并不了解其中的緣由,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訓斥孩子。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家長要學會和老師溝通,了解情況,積極協商解決。那么孩子犯錯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孩子犯錯怎么和老師溝通
孩子犯錯后,家長必須耐心傾聽老師講述孩子犯錯的整個事情經過。當然,家長在跟老師交流前都會向孩子了解情況,不能因為自己已經聽孩子說過一遍事情經過,就隨意打斷老師的說話,而是要讓老師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
這樣做不僅是對老師的充分尊重,還可以從老師處了解到更加客觀的事實真相,因為孩子的說法可能存在片面性。同時家長聽要主動請老師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因為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交由老師處理比較合適,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并配合老師開展工作。
當然,如果家長對老師提出的建議不滿意,或者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共同商量對策。只要家長本著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老師進行協商,就能與老師達成共識。
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正確引導
1、有效的溝通
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
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罵孩子。他和大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2、帶著孩子一起彌補錯誤
對于孩子來說,犯錯并不可怕,家長不用對他的錯誤反復挑剔,而是要始終陪伴著他,讓他對自己的錯誤能大膽的承認,并且積極的彌補,這對孩子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陪孩子彌補錯誤的過程中,家長最好不要給他物質上的獎勵,但不要吝嗇言語上的鼓勵和夸獎。
3、教育孩子明辨是非
孩子知道了“做某件事會受到懲罰”,就知道了這件事是不該做的。久而久之,他便會擁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是非觀念。但前提是家長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并且不會無端懲罰他。
家長懲罰孩子不應該是為了“泄憤”,而應該是為了教育他成為更好的人。錯誤的懲罰方式不但無法起到教育的效果,還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