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眼中,媽媽就是自己最大的依靠與保護,但要注意的是,若做母親的慈母心發作,對孩子過度溺愛就有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媽媽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愛孩子并不是要溺愛,那么媽媽溺愛孩子的后果有什么呢?
媽媽溺愛孩子的后果
1、影響家庭關系
許多女性把孩子看得比丈夫還重要,孩子也與父母疏遠,難聽父母的話。受到小小的責備就覺得委屈,搬來母親當“救兵”,而這樣夫妻間就會常因孩子發生爭吵。
2、容易變得具有依賴性
家長如果過分溺愛小孩,容易讓孩子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因為家長長時間地操辦一切,會讓孩子覺得無論什么事情,都有家長替自己托底,所以不需要考慮其他的問題。
但時間久了后,孩子如果離開了家長,就會覺得自己不論什么事情都不會,也做不好,甚至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3、自我中心化傾向
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已把所有的愛給了孩子,孩子已得到愛的滿足,無需與同伴交往;有的父母愛子心切,當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紅皂白,馬上上前保護而不去了解原因。長期以往,所教育出來的兒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滿足,代人缺乏真誠,極少考慮他人感受,不會明辨是非、缺乏責任感。
媽媽怎么避免溺愛孩子
1、不要過分保護孩子
其實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膽小的,往往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地擔憂而導致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如果父母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少一些擔憂,多一些鼓勵,在摔跤后不大驚小怪,而是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孩子就不會變得懦弱膽怯。
2、適當對孩子放手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們就要學著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理。從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洗漱,到幫助家里打掃衛生、燒菜洗碗、洗衣服,只要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就讓他們去做。不要事事都包辦,不然的話孩子永遠也不會成長成熟,而且會很懶惰。
3、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能責備。即便孩子做了錯事,父母也會幫孩子找借口。這樣做會讓孩子不負責任,沒有犯錯的意識。正確的做法是先安慰孩子,然后讓孩子知道為什么錯,錯在哪里。不怕犯錯,面對錯誤要勇敢地面對改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