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做事不積極主動,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需要父母來決定。總是被動為之,有些家長不以為然,認為他年紀小,長大了就可以了。其實這是很錯誤的想法,需要家長及時的糾正。那么孩子不積極主動怎么回事呢?
孩子不積極主動怎么回事
1、缺乏自信心
孩子沒有進取心,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總是懷有消極的心態去做事,就會越來越不積極。
2、父母總否定孩子
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是責備多贊美少,這就導致很多孩子習慣性自卑,對自己做任何事都沒信心。面對選擇時,也就無法自信快速地作出決定,他們害怕自己做的決定是錯的,到時候又會被父母責罵。甚至在有的孩子心里,早就認定自己根本做不出正確的決定。
3、做的好也沒有獎勵
有一些孩子做事情時不積極,是因為他們知道即便自己做得再好再積極,也沒有機會得到獎勵。孩子做的好,很多家長都認為是理所應當,所以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從不給予他夸獎和獎勵。這也就導致他積攢了很多失望,開始變得不再努力,才會有無所謂的態度。
孩子不積極主動怎么引導
1、家長樹立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他行為的主要效仿對象。因此,家長如果有進取心,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變得有進取心。家長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講自己年輕時奮斗的光輝歲月,取得的輝煌成就,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讓他能夠向你學習,知道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追求、進取,從而擁有進取心。
2、把決定權還給他
遇到需要選擇和做決定的情況時,父母需要忍耐住自己想要做決定的沖動,耐心詢問孩子的意見,并鼓勵他自己做出決定。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猶豫不決,父母要盡量保持耐心,安靜等待他做好決定。等孩子決定后也不要再去評論,以免動搖他的信心。
3、不要比較
很多家長都會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覺得通過這種比較能讓他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由此產生進取心。其實,事實并非如此,孩子很反感這種和別人比較的方式,這會讓他們從心底產生一種不如別人的想法,覺得父母嫌棄自己,從而越發消極,不相信自己,最后事情的走向往往和父母的預期背道而馳。因此,家長千萬不要進行比較,不然會使孩子不積極主動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