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時間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孩子對其不能有正確的理解,我們只能用實際的來向孩子說明它的意義,并解決孩子做事較為拖拉的行為。只有讓孩子有規(guī)律的生活,才能將時間正常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那么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呢?
孩子拖拖拉拉沒有時間觀念怎么辦
1、以身作則
家長在時間觀念方面一定要做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每天都慢吞吞的怎么來要求孩子。每天按時上學、按時睡覺、按時起床哪?每次到時間了孩子還在游樂場哭鬧著不走,最后家長說“那就再玩會兒釣魚游戲”,孩子怎么可能還會認為時間很重要?
送給各位家長一句話:“重在堅持原則,重在堅持執(zhí)行!”時間觀念不是一時就有的,都是慢慢養(yǎng)成的。爸爸媽媽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小朋友互相監(jiān)督。
2、不催促孩子
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不是在催促中形成的,而是在有秩序的生活中建立起來的。而催促的時間長了,孩子還能練就自動屏蔽嘮叨的技能,在你的催促中繼續(xù)拖拖拉拉。
所以,一個好用的解決辦法就是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孩子磨蹭,如果孩子吃飯慢、喜歡賴床等,那咱們就給孩子多留出20分鐘,提早叫孩子起床。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秩序感,讓孩子能不急不躁地把事情一項一項地做完,慢慢地熟悉生活流程,對時間越來越有數(shù)。
3、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它買不著、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你要拖拖拉拉它就會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
4、讓孩子學會制定計劃
有拖延習慣的孩子一般不太會制定計劃,他們普遍認為制定計劃并沒有什么用。而事實上,計劃會讓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井井有條,并且還會有時間觀念。
為什么這樣的孩子會那么質疑計劃的有效性,因為他們往往會認為把日程表排滿就是個好計劃,但其實會制定計劃的人一定會有效地安排學習和休閑的時間,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學習。
5、讓孩子知道一定的道理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一個人無論想要做成什么事都離不開時間,而要是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得比別人更好、學得比別人更多,那就要比別人更會利用時間。
因此做事拖拉是一大忌諱,小時候影響孩子學習,長大后影響孩子工作,這樣百害而無一利的問題,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改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