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和老師在溝通時,會得知孩子不喜歡舉手發言,上課也不積極,讓老師無法知道他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大多數老師都比較喜歡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說明著他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了,家長一定要重視起發言的重要性。那么孩子不愛舉手發言怎么與老師溝通呢?
孩子不愛舉手發言怎么與老師溝通
孩子不愛舉手發言和老師溝通時,可以老師溝通孩子內向的性格特點,讓老師多在課堂上鼓勵肯定孩子。了解孩子在學校特別是在課堂上的表現,同時說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取得老師的幫助。
比如課堂上多提問孩子,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讓他多表現自己,給他創造一些出頭露面的機會,讓孩子多與老師同學交流,鍛煉膽量,提高技巧。
家長和老師都要多多鼓勵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要從內心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孩子只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接納,他們才會從內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然后再慢慢尋求改進。
家長平時可多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場合和集體活動,允許他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適應、慢慢融入。逐漸幫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礙,當他感到自己的害怕緊張是正常的,被父母理解和支持的,他才更容易放下心理負擔,輕裝上陣。
孩子不愛舉手發言怎么辦
1、讓孩子覺得有話可說
舉手是一種勇氣,不舉手是因為猶豫,猶豫不是沒有思考成熟,就是孩子愛面子,怕回答錯了眾人笑話自己。那家長就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氛圍,讓孩子覺得有話可說,讓他們把不成熟的思考大膽表露出來。
2、弄清孩子的內心想法
可以在吃飯、散步等時候,和孩子交談下。如果他是因為膽小害羞,家長就應該注意,盡量逐步引導改變;如果孩子是怕答錯,我們就要鼓勵他,只要發言不管對錯都是勇敢的孩子,老師都會喜歡。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用質問和批評的口氣和孩子說,會適得其反的。
3、培養自信心
家長要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他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家長的評價。平時在家里,家長應尋找一切機會肯定、贊揚孩子。
比如,爸爸和孩子下棋,當孩子走出一步好棋或贏了一局時,爸爸可以夸獎他:“你這步棋下得太好了,看似防守,實則進攻,太妙!”通過這樣的肯定和表揚,可以漸漸激發出他的自信心。
4、日常生活多鍛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盡量給孩子創造待人接物的機會。比如,教他招待客人,路上遇到熟人要主動打招呼,多出去和同齡小朋友玩耍,給同學們表演講故事、唱歌跳舞才藝表演等。不知不覺,必有所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